圆圆番外3(不管小旺会不会回来,圆圆...)(4 / 4)

据说有一个连队,四十多个人泡在水里,四天四夜没合眼,没出水,愣是堵住了一个即将决堤的洪口。

而在某个村子,一个战士为了清理堰塞湖,被垮塌的榻墩给砸死了,直到后来,他爹来收遗体的时候,大家才知道,那位战士的父亲居然是个大暴发户,家里开着大工厂,资产上百万的。

那小伙,据说为了参军他爸不肯,进部队前,还在家绝食了好几天。

这样的故事在抗洪前线屡见不鲜。

阎佩衡紧急出差,走了。

阎肇没有音讯,也一直在出差。

而陈美兰和圆圆但凡回家,打开电视机,就是看抗洪的新闻。

渐渐的,院儿里没人关注娱乐新闻,满大街也没人再唱《动感辣妹》了,转眼秋凉,举国上下,大家关注的全是长江两岸受灾的消息。

打开电视机,虽然别的台有更好看的电视剧,有更好看的晚会,但全国上下,所有人最关注的,依然是关于抗振救灾的消息。

就于陈美兰来说,哪怕揪心,但她更愿意看抗洪官兵们手挽着手对扛洪水,扛沙袋,两岸的乡亲们哭着救解放军战士们别往水里跳了,可他们不屈不挠,应勇对抗洪水的新闻画面。

每当有这种画面,她哪怕抹着眼泪,也愿意多看几眼。

一天又一天,于解放军官兵们来说,这是自自卫反击战后,新一重的考验。

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漫长而又阴雨连绵,并不愉快的暑假。

于陈美兰,则是她一生中,最漫长的日子。

转眼就是九月了,小旺没有打来过电话,也没有任何音讯。

陈美兰特意催了阎肇好几回,让他打听打听战友,四处问一问,看有没有人见过小旺,看孩子人在哪里。

阎肇一个劲儿说孩子好着呢,让陈美兰不用管。

但陈美兰总觉得不对,既然小旺好着,咋一个电话都不打来。

于是她转而,又问军区刚刚从前线撤回来的人,打听小旺的消息。

这天,终于打听到一个,刚刚从前线撤下来的师级领导,这师长说自己见过小旺。

陈美兰带着圆圆,立刻就赶到这位师长家了。

“我在洞庭湖段见过阎望奇,他的名声啊,可响了。”师长笑着说。

陈美兰和圆圆对视一眼,皆估计,小旺肯定是因为发国难财才名头响的。

结果这位师长又说:“他在洞庭湖段,给我们送了二百多台发电机,抽水机,以及各类防洪抽淤的设备,小伙子太能干,协调能力太强了,你问别人要东西,等三五天都来不了,但要问他要啥东西,转眼他就能给你搞来。”

“他没收钱?”陈美兰愣了一下。

小旺带了大批的发电机,抽水机去洪灾现场,作为一个小财迷,他居然没有坐地起价大赚一笔,还把物资白送给了解放军。

这听起来怎么全然不像小旺干的事?

“他带的所有东西,不都是厂家捐给咱们解放军的?”这师长也摸不着头脑。

再跟圆圆对视一眼,陈美兰总算愿意相信了,小旺在军区捐资捐物,配合解放军抗洪了,她家小旺虽爱财,但毕竟是老阎家的孩子,骨气在,没有发国难财。

“那我家阎望奇人呢,现在在哪儿?”陈美兰再问。

这师长摇头了:“我是一个多月前见的他,后来他就去南京,洪水最猛的地段了,我再没见过。”

所以说,依然是一个多月,没有小旺的任何消息。

那他现在到底在哪儿,有没有受伤,受饥受饿,还安全吗?

因为这次洪灾而伤亡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刷新,据统计,已经有三千多人了,陈美兰也不愿意那么想,但是她特别怕那个统计名单中,突然出现阎望奇的名字。

俩母女回了家,陈美兰在厨房做饭,突然听楼上隐隐有背书的声音,悄悄上楼,就见圆圆抱着小旺的高中笔记,正在默默的背诵着,怕打扰闺女学习,她蹑手蹑脚的,下楼了。

而圆圆,背会儿,深吸口气,再背会儿,再深吸一口气,抑制了好半天,还是忍不住泪如雨下。

阎望奇走的时候,曾指着她的鼻子说:“我要去抗洪前线啦,要事情不大,我几天就回来,帮你复习,但要是我回不来,阎胜男,拿出咱老阎家闺女的骨气,把这几本笔记背下来,清华,就有你的。”

走的时候,小旺大概想不到,会一语成谶。

但现在,不管小旺会不会回来,圆圆都要把这些笔记,全部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