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43章(1 / 3)

3人的对话, 李蔓自然不知,写完信,打着手电, 拄着棍去了趟茅厕, 洗洗手,回来就睡了。

翌日一早,听着院中公鸡的打鸣声,羊的咩叫, 李蔓翻身朝窗户看去, 天儿刚蒙蒙亮。

昨夜睡的早, 醒来李蔓就不想再睡了, 起床穿衣梳头, 门一开,带了水汽的晨雾扑面而来。

“醒了。”宋逾晨练回来,手里拎着个竹篓。

李蔓听着咕咕吱吱的动静,探头朝里看了眼, 一只野鸡,两只肥竹鼠, 活蹦乱跳的, 要不是宋逾用草茎绑着,野鸡怕是已飞了,竹鼠也早逃了。

“你进山了?几点起的?”

“四点半,”宋逾随手将竹篓放在厨房门口, 推开厨房的门,搬了个小凳放在竹篓旁边,扶了李蔓坐下道,“夜里腿疼了吗?”

“脚下我垫了个枕头, 来回翻身没碰着伤口。”李蔓揪了个菜叶子,丢进竹篓逗了逗两只竹鼠,偏头朝右屋看了眼,“阿爷、阿奶还没起来吗?”

“嗯。”宋逾猜测,多半是事情说开了,两老心情放松睡得沉了。

“喝粥吗?”宋逾拨开火,转身拿了捆竹子,在种有小青菜的院子里支了几个架子,将厨房晾有蔬菜的竹匾移到架子上,收了厨房的竹架,淘米道,“昨儿剥的蚕豆还有些,粥里放点吧?”

“好。”

李蔓拄着棍站起来洗漱。

完了,给脸上抹了层雪花膏,拄着棍,拿竹篮摘了几个西红柿,几个青椒,一把青菜,进鸡窝捡了五个鸡蛋,三个鸭蛋,一个鹅蛋。

李蔓炒菜,宋逾开了圈门,牵着小灰,赶着羊和鸡鸭鹅出门。

家属区一共四排,他们住在第一排的中间,前面隔着条溪流就是军营,西边是子弟小学、中学,商店、食堂和后勤,东边几户过去又是条溪流,踏过石板桥,是大片的稻田,近山处还有几块没开荒垦的荒草地和杂木林。

鸭、鹅一出门就跳进了门前的溪流,鸡、羊也冲进了溪边的青草丛,溪边交叉种着芭蕉、棕榈和椰子树。左右吃用的水不在这边挑,宋逾也就没管,将小灰往椰子树上一拴,回院打扫起了马棚羊圈鸡窝。

二老起来,饭菜已经好了。

“宋逾,”李蔓唤道,“吃饭了。”

宋逾担起粪便向外走道:“你们先吃,我把粪挑出去。”

这边平均气温二十多度,不赶紧清理出去,味大,也容易招苍蝇蚊子。

“挑哪啊?”李长河不舍道,“要不在院门外挖个坑,积起来,留着上菜。”

“你昨儿过来,见哪家大门口有粪坑?”赵金凤白了老伴一眼,“又没有地,要那么多粪干什么,留着生蚊子?”

李长河:“院里门口不是有几棵树吗,多了可以上树啊。”

“阿爷,”宋逾回头道,“东边稻田旁边有积粪坑,浪费不了。”

“在哪呢?我跟你去看看。”李长河说着放下毛巾,紧走几步,伸手道,“你身上有伤,把扁担给我。”

“不重……”

赵金凤:“小逾,听你阿爷的,当心背上的伤再裂了。”

昨晚就听老头子说,宋逾背上刚结痂的伤,因为扛竹子搭棚子,有几处都冒血了。

见两老坚持,宋逾没再争,刚一夜,粪积的不多,也就两小半筐,这么点重量,对老爷子来说,挑着跟玩儿似的。

溪边的鸡鸭鹅羊吃着游着,已经慢慢往东边去了,怕它们什么时候进了稻田,糟蹋庄稼,宋逾回院拿了根长竹杆,解开小灰,牵着它赶着鸡羊等,跟在李长河身后过了石桥。

“阿爷,”宋逾一指积粪的地方,“那边就是粪坑,我把小灰羊群送去杂木林再回来接你。”

李长河已被眼前的大片稻田吸引了注意力,闻言随意地摆摆手:“这么点距离,我还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安顿好家畜,宋逾过来,李长河正蹲在田埂上查看稻苗的长势。

这边田埂宽的地方刚种了大豆,点了玉米,宋逾避过冒头的小苗,走到他身边跟着看了看,土地肥沃,稻苗长的不错。

“该放鱼苗了。”李长河起身道,“走,回家吃饭。”

两人到家,饭菜都已摆在堂屋的方桌上。

蚕豆大米粥,烤饵块,西红柿炒鸡蛋,酸辣土豆丝,蒜蓉小青菜,凉拌黄瓜,四个咸鸭蛋。

几人刚拿起筷子,隔壁许营长的爱人严嫂子拿碗端着四五个饼子进门笑道:“赵阿奶,吃饭呢,我刚蒸的饼子,给你们端来几个尝尝。”

金黄的玉米面饼子,掺了白面和南瓜,点了红枣,看着十分喜庆。

“哎呀,你这手艺真好,”赵金凤起身笑道,“胖乎乎的,真漂亮。今儿我们有口福了,正好,你也尝尝我腌的咸鸭蛋。”

赵金凤说着,腾了饼子,将盘子里的咸鸭蛋都捡放碗里,又拿了四张烤饵块撂在上面,邀请道:“在这儿吃吧,也尝尝我家小蔓的手艺。”

李蔓起身往里让了让:“严嫂子,坐。”

“不了、不了,家里孩子老人都等着我回去吃饭呢。赵阿奶,我是北方人,不会做饵块,饵块我就不推辞了,咸鸭蛋我可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