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建立在康熙会出事的情况下。
倘若康熙只是虚晃一招,最终活着回来了,那么,无论是大阿哥,还是太子,都会自动丧失继位资格。三阿哥是个不中用的,也就只会咬文嚼字,康熙不大可能会让三阿哥继任储君,那么这储君之位,多半还是要落到胤禛头上……
打定主意后,胤禩决定近些日子要去给太皇太后请个安。他如今没有入朝,手头势力有限,但他没有势,太皇太后有啊,这可是凭一己之力,扶持两任皇帝上位的人物!倘若太皇太后愿意支持胤禛,那么胤禛便有极大的胜算!
胤禟素来与胤禩交好,与太子交恶,大阿哥看不上他,他也不喜三阿哥那副假模假样的做派,在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他选择站在了胤禩一边。对此,胤禟的额娘宜贵妃倒是不反对,因为她也不怎么看好大阿哥和太子。反正她儿子和胤禩只是要去给太皇太后请个安,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便是太子和大阿哥知道了,也不能追究什么,她又何必拦着?
胤被其生母钮钴禄贵妃拘着,不许他掺和到这些事中,他也就没有什么动静,胤裪同上。
胤禩与胤禟在找到太皇太后之后,并没有明着说他们要支持胤禛,而是说了太子眼下行事的不妥之处,以及他们对此的担忧。太子不适合继位为新君,与太子行事相似的大阿哥也不适合,此二人一去,只知道修书的三阿哥胤祉与在民间颇有声望且是皇后嫡子的胤禛相比,自然是胤禛更为合适。
有时候为一个人说话,不一定要直接提到他。只要他的竞争对手都失去了竞争力,自然也就轮到他上位了。
重孙子们惴惴不安的样子,引起了太皇太后的怜惜,太皇太后一人摸了一把头,道:“好孩子,不必担心,有哀家在,这京城还乱不起来!”
说到这儿,她向来慈和的双目中闪现出冷厉的光芒来。
原本若是康熙当真回不来了,太皇太后是有扶太子上位之意的,但那得是确定康熙回不了之后的举措啊!眼下,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失望!
康熙生死未卜,太子就急于登基,毫不顾念父子之情,枉为人子;太子不顾及朝臣们的反对,欲通过强硬手段登基,这在太皇太后看来,同样也落了下乘。索额图昏招尽出,太子却不管不顾,对索额图言听计从……大清的江山,当真要交到这样一个储君手中么?
在太皇太后看来,为帝者,可以狠心,但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手段和城府。只知道通过强硬的手段来逼着底下的臣子们就范,迟早是要失尽人心的。太子的手段,在她看来拙劣至极。
她安抚了两个重孙子一番,将他们给劝了回去,而后,她攥紧了手中的字条。
这字条,是康熙的人辗转递交到她手中的。太皇太后虽已远离权力中枢多年,但因她与康熙祖孙情深,也因她的手段,在康熙不在京城的情况下,部分忠于康熙的人希望由太皇太后出面来主持大局,结束太子与大阿哥带来的闹剧。
太皇太后没有料到,有朝一日,她居然要与她的重孙子交锋,心情不可谓不复杂。可不管怎么说,既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她也不能坐视不理!
京中的日子,明明与往日看着没什么区别,但氛围却莫名的紧张了起来。
百姓们对此一无所觉,依旧做着他们自己的事,只有朝中的官员,能够察觉到隐藏在表面平静之下的暗流。
四日后,是又一次召开大朝会的日子。
往日康熙在京中时,这大朝会自是由他来负责,如今由太子负责监国,这大朝会的负责权,也就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太子身上。
在过去的数个月中,太子一直做得很好。只是今日,似乎有些不对劲,隆科多注意到,有不少穿着甲胄的禁卫军,围在了周遭。联想起前几日,太子几乎就要按捺不住,直接登基的举动,隆科多不得不怀疑,这是一场鸿门宴,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大朝会。
“阿玛,咱们……”
佟国维目不改色地向前走着,扔下一句:“怕什么,你以为,在知道太子存有异心之后,为父会没有准备?不进去,怎么能知道,咱们这位好太子还会做出些什么事来?”
在听说自家阿玛还留有后手的时候,隆科多的的确确松了口气。有谁会愿意把自己的性命,交到太子和索额图的手中呢?
不出意料,此次大朝会上,太子和索额图又会老话重提。
无论是从忠君的角度考虑,还是站在他们自身的立场上,他们都是绝对不可能松口,让太子在这种时候登基的。
当佟国维和隆科多走进正殿时,从其他大臣的脸上也看出了凝重之色,看来他们也意识到,这次太子来者不善。也唯有太子一脉的人,趾高气昂,志得意满,仿佛在不久后,太子就要君临天下了。
在诸位大臣们都到场之后,太子才姗姗来迟,脚下似乎带着风。他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底下的文武百官,似乎他们已经是他的臣子。见状,隆科多心中不好的预感越发重了。
“诸位平身。在本次的朝会开始之前,孤有一件要事要说。”太子环视诸位大臣,身上带着难以忽视的压迫感:“汗阿玛已崩,上次有人提过,国不可一日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