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文化自信(1 / 2)

从1983开始 睡觉会变白 1250 字 2023-12-17

.,

“我们台成立艺术中心,第一部火的剧应该是《四世同堂》,然后是《凯旋在子夜》,接着是《便衣警察》。从《便衣警察》你开始参与了……”

“对,我当时是美术师。”

“实则副导演。”

伍玉娟插嘴。

“跟着胡同1,你副导演兼编剧,胡同2制片人兼编剧,《渴望》是编剧。现在到了《雪山飞狐》,其实我一直很好奇,你为什么忽然想拍一部武侠剧?还是主动找台湾合作的武侠剧?”

“呃,个人爱好吧。我非常喜欢武侠,也觉得中心应该开拓一下风格,就有了初步想法。

内地有武侠片,像《少林寺》、《黄河大侠》,但那种风格太古典,而观众需求在不断提高。以我们现有条件,拍不出一部成熟的武侠剧,所以想着合作。

一开始找的香港,没谈成,后来中视刚巧也想拍,才慢慢沟通起来。”

“那你学到东西么?”

“当然。他们对娱乐的理解比我们深,知道怎么拍观众爱看。具体的像武术指导,老寇带着十二个兄弟,跟台湾的武指学。”

“对,香港是大本营,台湾都是从香港过去的,但水平也很高。”

“你觉得最大的差距在哪儿?”

寇占闻认真思索,道:“想象力吧。”

“想象力……”

田鸽点点头,又问许非:“你刚才说学习,我想知道有代价么?”

“你觉得呢?”

“我觉得有啊。比如男主角,为什么不用内地演员呢?”

“……”

此话一出,全场安静。

伍玉娟、陈虹、赵铭铭眨眨眼,不敢接茬。编导也皱眉,嘀咕道:“这能细说么?”

“先听听。”同事应道。

“这个我解释一下。《雪山飞狐》总体偏向港台风,港台风什么特点呢?《射雕英雄传》、《一代女皇》都看过吧?

就是很洋气,演员好看。”

“你认为内地演员不洋气?”田鸽道。

“诶,不要误导群众!”

许非笑笑,道:“我是说内地的青年演员,二三十岁这一拨,供我们选择的余地太小。”

“您具体点。”

“缺啊!”

他铿锵有力的抛出一个字,“我们的人才培养来自于艺校、剧团、电影厂,你就看北电。

78年招了一批,有谁?周里京老师对吧?他入学的时候已经24岁。还有张丰毅老师,22岁入学。

由于那个特殊环境,造成演员年龄普遍偏大。八十年代条件又不好,有些没演出来,有些自身不足,有些演出来了但风格单一。

等到现在,好容易行业发展点,一晃快四十了。

而现在四十岁以下的男演员,脸好活儿硬的,数都能数的过来,哪个符合《雪山飞狐》风格?

现在91年,87届刚毕业。他们这批倒年轻,可得磨练啊。

所以就造成一个困境,有点青黄不接,得等80年中后期入行的成熟起来,整体基数才会扩充。”

许老师顿了顿,笑道:“还有一个原因,播不播在你们。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一定得付出代价。《雪山飞狐》的代价,便是他们主导拍摄,他们指定男主角。

其实不丢人,真正丢人的是,等我们发展起来了,我们还不能自己做主角!

如今大环境很复杂,香港最先进来,跟着日本、台湾,今年又引进新加坡剧《人在旅途》。魔都台还有《成长的烦恼》,那是美国的情景喜剧。

内地创作者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除了外来剧本身,还有观众的改变。

某些观众现在就有这个心态,港台都是好的,港台明星最牛……这种人特自卑。

可能很多人没看过,推荐一下张新建导演的《孔子》。就那份磅礴厚重,那苍茫悲凉的影像构图,港台再过二十年都拍不出来!

他们娱乐化做得好,承认。但我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可惜被很多人忽视。

我为什么搞《雪山飞狐》呢?首先抱着学习的态度,学好了自己拍嘛,拍一部真正的,由我们主导的武侠剧。”

许非顿了顿,扔出最后一句:“我觉得时代越开放,文化自信就越重要。”

“……”

田鸽愣了几秒钟,以至于出现短暂的冷场,随即在心中喝彩。

工作人员暗暗惊叹,真特么敢说啊!

三个妹子bulingbuling的发光,她们可是看着许老师笑里藏刀,不动声色抢来拍摄权的。

“好了,今天到这里吧,辛苦大家。”

录制结束,田鸽起身道谢,然后跟许非握手,“我,我真不知怎么说了。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不敢当,你也非常棒。”

一群人往出走,田鸽又低声道:“最后这段要做些剪辑,请你谅解。”

“没事,我也是傻大胆。”

出了大楼已近傍晚,寒风彻骨。

许非站在台阶上深吸一口,脑筋格外精神,今儿算说的比较爽了。

妈蛋的!

“1992快些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