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赵军过来上坟时话说得很少,大多是默默坐着,这会又闷不吭声收拾杂草之类的去了,如此姚晴天便絮絮叨叨对着那墓碑说了许久的话,都是发生在赵军身上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事,说他如今很有本事,顿顿吃肉都不在话下。
最后还说到赵军现在可爱笑了,笑起来还挺好看,以前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都怕他,买肉都不敢靠得太近,等她们见到了他笑着的样子,怕是以后要追在他的自行车后面买肉了……
拔完草站在姚晴天身后的赵军听了忍不住笑出了声。
姚晴天以为赵军还在另一边拔草,哪想他跑到自己身后偷听来了,有些恼羞成怒地指着旁边那块上辈子埋她的地,指派赵军过去把那边上的草也清一清。
两人在山上呆了近一个小时才下来,拾掇一番开始往姚家去。
赵军推着自行车,姚晴天在他身后不远不近跟着,一直低着头看路,大多数人也看不见她脸上的神情。
洞房换亲或者叫抢亲这样狗血的事情经过一天的发酵,前、上、下三个村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
就像赵军和姚晴天预想的那样,大家特别是下湾村的村民首先想起的二十几年前赵军可怜又凄惨的遭遇,倒也没有什么人过于去谴责与他。
姚晴天觉得吧,最主要的还是赵军平常给大家的印象太过于凶狠,毕竟除了孩子,下湾村很少有人没看过赵军杀猪时的情景。
听说赵军十三四岁就开始杀猪,第一次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时候他手也不抖,脸上神色更没有一丝变化。
所以对于引发这场亲兄弟之间争夺事件的红颜祸水姚晴天就更不忍苛责了,毕竟她已经够可怜了。
何况姚晴天是下湾村的,赵军也算是下湾村的孩子,作为下湾村人天然会偏向他们一些。
就这样,路上哪怕碰到行人,也多是善意的点头示意,有那热情胆大的还要拉着赵军说两句话。
姚晴天一直低着头,维持着她的小可怜人设。
很快两人到了姚家门口。
在赵家喝了一场酒,姚家父子四个已经接受并且认可了赵军这个女婿了,姚母回来也没说什么,三个儿媳除了夏小雨比较震惊抓着姚成田刨根追底外,另两人也忙着晒粮食、收割田地里的柴禾,毕竟因为小姑子嫁人耽误了好几天干活时间。
像回门这天,她们依然要在家候着,不过因为这几天吃得好,倒也没有人抱怨。
两人进院子门时,院子里响起了一阵鞭炮声。
赵军停好自行车一手提着装满回门礼的簇新提篮一手将姚晴天拉过来,挡在鞭炮那边拥着她进了姚家门。
姚家堂屋里此时人也不少,一些叔伯兄弟和嫂子、婶娘也过来了,按说回门这样的日子他们没有必要过来,可这不是出了换亲这样的变故,虽然姚父回来讲没事,其余亲友出于关心或者说好奇,总要来看看。
姚晴天便不好意思般躲回自己未出嫁时住的房间里去了。
留赵军这个新女婿一个人在姚家堂屋面对岳家的一堆亲戚的目光和探寻。
这些亲戚中大多中秋节那天也在姚家,那天赵家来的是赵大强和——赵军,当时的准女婿赵明似乎许久都没有在下湾村露过面了,往事历历在目,如此看来这事赵军怕是早有预谋。
农村人大多淳朴老实憨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辈子侍弄着脚下这片土地,哪有见过赵军这样精于算计的人,大家心里嘀咕不愧是在城里混得风生水起的,惹不起惹不起。
再有就是眼看着入冬到年边了,农村许多人家不是要杀年猪就是要备年肉了,这关头还是不要得罪杀猪佬为好。
何况赵军如今真正的老丈人和三个大舅子都没有什么话讲了,他们就更没有必要上赶着强为人出头了。
所以看完热闹大多人便离开该干活的干活该回家的回家了,少数几个亲近的叔伯兄弟留下来吃了顿并不热闹的午饭。
因为媳妇曾经说过让他以后少喝酒,赵军只好暂时维持着高冷人设,又变成锯嘴葫芦。
姚家亲戚大多没见着昨日赵军面面俱到或者说是八面玲珑的样子,他一不说话,外人也就不好太过热络,所以场面便有些冷清。
这顿饭早早吃完也就散了,村里人这几天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收拾地里的棉花杆,棉花杆比其余农作物的秸秆耐烧,是农村家庭来年一年烧饭的主要燃料,一根都舍不得抛弃掉,必须全部拉来家中堆成柴垛。
相比而言棉花杆也特别难收拾,像一棵棵一两米高的小树似的,得借助特定的工具使其连根拔起,反正很费劲也费手,是一件很累人的体力活。
因着秋收,窑厂停工了两个月,姚父又因着嫁女儿请了几天假,明天怎么也得回窑厂干活了,至于姚母,也因为女儿出嫁了家中无人照料,她要留在家中照料一段时日,地里的活便只有让儿子、儿媳料理了。
吃完饭后,姚父看赵军想往女儿房里钻,皱了下眉头喊他下午跟着去地里拔棉花杆。
赵军自是满口应了,不过还是先进了媳妇在家做女儿时生活的房间。
他这可还是头一次光明正大进来呢。
姚晴天正在收拾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