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2)

倪兰儿也要求多多,挑水做饭帮婆婆做月子,一件也不许落下,不许星星帮助。

而樊旭星每日里,不是上山找野味,就是下河摸鱼,当然大部分是借着出外名头,从空间里取些东西出来,不说那些鱼或是兔了,就是上回她还说自己在河边拾到了一大袋大米呢?

为了这一大袋大米,她摸黑才回家,真怕被村民瞧见。

她之所以这样大胆,是因为樊母与嫂嫂都没奶水,小弟弟小侄子都要喝米汤与米糊。

可家里哪有一颗米粒子啊?

这个时候,家里这样缺,哪会去找失主啊……人穷志短,可不是说说的,是十分惨痛的现实。

家人见樊旭星搬回了一大袋大米,只会悄无声息的收起来。

反正他们家与村民是非亲非顾的外姓人,村里只与一个栓柱有旧,可栓柱是入赘高家的,也算是高家人了。

樊家人悄无声息地收起米,大人们偶尔喝几口稀粥,余下都给两个小孩子做喝米汤与米糊糊。

因小耗子时常被姐姐喂了奶粉,他的米汤大部分进了樊母的肚子。

樊母生这一胎伤了身,如果不是有樊旭星的灵气滋养着,早就落下病,下不了床了。

干旱使得河水缩了一半,很久不下雨,河水倒是更清澈。

站在半坡上往下看,小高村的河水如同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在白花花的乱石滩间。

听着哗哗水流声,樊旭星随着村中大孩子们的欢呼声就往下跑。

樊旭星不像那些男孩子们在这初冬还敢下河摸鲶鱼,她是寻个比较远的河滩。

点下一滴灵液,诱着附近的鱼儿游过来,她也不贪心,用石头砸几条比较大的鱼儿就走。

当然是避着人,不能让旁人知道,樊家还能日日喝上鱼汤。

加了灵液的鱼汤,美味又营养。

日子,就这样子过着,没有等来雨水,好歹等来了雪水,村里吃水也不必太麻烦了。

小高村村民一起熬过了43年的冬天。

1944年(民国33年)

一开春,面黄肌瘦的村民们个个往山上跑,瞧着一点点绿,就连根拔起,带回来熬汤喝。

樊家也没有多少存粮,不过这个冬天,樊家没有太难熬,主要是家里有个福星闺女,总是缺什么就能捡到什么。

因而,倪兰儿做饭总是不客气,没有七八分饱,也能填到五六分,两个孩子,那是米汤加米糊糊,从来没有缺过断过。

当然,对外是不会吐露半句。对村民而言,他们是外姓人。

樊家两个男孩子养得白胖白胖的,当然能养这样好,那是樊旭星私下给加餐的成果——水果泥鲜牛奶钙片维生素等等。

白白胖胖的孩子,在这个村子里太惹眼了,因而从来不会抱出去。

这个春季,雨水渐渐多起来,见了降水量,这个旱年终于过去了!

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范家又开了三亩山地,一共五亩,这种新开的地也种不了别的,只好种下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耐旱作物。

1962年,京城

“嘿嘿……”高启明抱紧澜澜,一起伏在旧书桌上。

高启明忽然笑出声,身体一颤一颤的,让樊晓兰的身体也跟着一抖一抖的。

樊晓兰的用手指甲狠狠地刮着男子的胳膊,一道道红色的刮痕在麦色皮肤上显现,看上去触目森森。

可,高启明也不知道疼,径直的笑了半天,拽过旧书桌上精致小巧的白色手工女式内、裤。

慢慢的将软处退出,用那小内、裤堵住樊晓兰。

樊晓兰阖上眼,不自在的动了动,伸手想要自己来,却被男子无情地按住。

他就那么一直收拾,直到小内、裤湿得能挤出水来。

被男子无情的抛开,接着用雪白的卫生纸擦。

卫生纸一张一张地被扔到地板上,如果不是樊晓兰不缺纸巾用,会马上喊住……

因不在乎几张纸,才依旧阖眼休息,不知道男人擦的眼睛越来越红……

直到听到越来越重的呼吸时,才睁开眼睛,无意瞥了一眼,就明白情况不好,连忙推开,要去抓衣服……

可哪里还来得及,当下就被抓住了……

次日

高启明是闻着香味醒来的。

察觉到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捡起地上的墨绿色军裤与蓝白相间的海魂衫,套在身上。

走下楼,看到穿着宽大病号服(是后世的睡衣)在灶间忙活的女人。

晨光下,澜澜美得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澜澜,做什么吃的……”高启明高大的身躯靠在门框,懒洋洋地喊了声。

没有进灶间,那是男人的禁地,他只在军队食堂包过饺子。

“面疙瘩……”这屋子没多少吃的,还是她怕麻烦,借着包包的掩护,取出一小包米,一小包面粉,以及炒菜用的五味调料。

高启明见状,一拍额头,招呼一声,就骑着小院内的自行车出去一趟。

半小时就回了,带回了几个熟菜,有荤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