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
穿着明黄龙袍的皇上右边是嫡母,左边是亲母,而皇后与贵妃、两妃等依次坐下来,公主与皇子们有嬷嬷照看着在一边。
可惜刚出正月,新年的喜庆还没过,后宫就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萧太后病了。
虽然皇帝不是萧太后亲儿,可是孝道为上,所以一个命令下去,大半的太医几乎扎在了‘东仙宫’,轮流为萧太后诊脉开方煎药。
经过太医们的拼命抢救,萧太后总算缓回了一口气,这让伺候的宫人们都松了一口气,没了主子,下场不怎么好。
皇上也放下心来,留下两个太医看着,便让其他人都回去歇息了,对太医们自然少不得一番重赏。
萧太后一病倒,最忙的莫过于皇后,皇后是有实权有子女的皇后,她忙得瘦了不少。
而吴招儿就跟在吴太后身边抄经书,说是为萧太后祈祷。
后宫这地界上,目前瞧着是风平浪静,可也是经纬分明的,萧派与吴派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两派,中间就是两妃一派,那些新来美人还没有成气候。
也是因为如此,吴太后将吴招儿带在身边。
为了体面,皇后让三品以上的命妇们进宫伺疾,说是这样说,命妇们进宫也不过是外面侯着,除了萧家人,她们就连萧太后的面也没有见着。
不过,出了宫,私下八卦的话题是有了。
面上称赞皇后贤良,后宫和睦。
背后却说皇上子嗣多,过个十年八年,又是一场夺嫡大战。
紧接着,连着三个月之内,后宫添了八位小皇子,七位小公主,十二位嫔妃添了十五个皇子公主。
这不奇怪,其中有三对双胞胎,可惜没有吉祥的龙凤胎!
后宫因添了十五位小主子,事儿倍添不少。
又因萧太后有恙,皇后分身乏术,吴太后见机行事,让贵妃与德贤二妃一同协理后宫,皇上点了头。
皇后也不是个吃素的,直接将看顾小皇子小公主的事儿推给了贵妃,就贵妃没有子嗣,皇后就不信这个女人不会下手,一下手,她的人就会去收集证据。
到时候,证据确凿,贵妃就算不死,也会失宠。
失了宠的贵妃,那就是摆设,几年之内,吴家女是出不了头,而几年之后,她的皇儿也就大了。
可惜,没有,贵妃如同圣女一般,不光不下手,还在每次旬休日,安排一个时辰的亲子时光,让皇上与小皇子小公主接触,恨得她咬牙切齿。
但是她也无可奈何,因她了解皇上,他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出意外,这是大婚之后他明明白白说给她听的。要不然,她哪会让两妃的儿子生下来。
萧太后从年初开始断断续续的病,就算有天底下最好的太医,依旧没有撑过这年的冬天。
正景二年冬,萧太后薨了,举国哀悼三月。
京城,某府后院
“太太,管事来报,萧太后薨了。”一个嬷嬷过来,小声的道。
一少妇听说萧太后去了,心头一松,忙道:“快,挂白。”
后宫传出来的信息,与记忆里的区别太大了,她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了。
在她的记忆里,后宫没有那么多小皇子小公主出生,除了贵妃的一儿一女,别的就只有两个皇子一个公主,哪像如今,个个有自己的孩子,如果当年她也有自己的孩子,那后宫的日子也不会那么寂寥。
在后宫几十年,她从一开始的弹琴作画,到后来的抄经。
“是,太太,老奴服侍您更衣吧。”见太太在发呆,嬷嬷忙提醒一声。
“好。老爷呢?”少妇想起自己的夫君,去年年底,她嫁给一位新科进士,夫君的家族也是个不小的家族,可在京城的力量却比较弱,也正如此,她爹才会搭上夫家。
“老爷在书房。”
“那位也在吧?”她的夫君是个念旧的,对从小一起长大的通房丫头很是维护,生怕她怎么了她,在她嫁入之前,就将她从后院安排到了前院书房。
“是。”
“之前给她喝的避子汤停了吧。老爷是个君子,不会在国孝期间犯了戒。如果那位自己私下用药,就给助孕的吧。”少妇柔柔的道。就借这一次,将她的身体败了吧,不会生育的通房,就让她占着夫君的心。
“是,太太。”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变了很多。不过,这一切都是被姑爷伤了心,成亲之后,姑爷有一大半的时间在书房,说什么用功,可夜里叫水的次数可不少呢,次日一早的避子汤可没有缺过席。就算如此,太太还说姑爷是个好的,没有嫡庶不分。
这一点,倒是真的,姑爷在没有嫡子之前是不会要庶子的,嫡庶不分,那是乱家之始。
三个月的国孝,她就让夫君长住书房,郎有情妾有意,她就不信夫君是圣人,能忍得了那么久。
如果是自家长辈的孝期,也许还会忍,可一个面都没有见过的太后,一般人都不会忍。
事实也是如此,不过七日,那个通房就去找人求药,呵呵,助孕的药效果不错,不过两月,那个通房就开始慌里慌张的要打胎药。
而她也不会让通房死去,活着的通房比死去的通房作用大的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