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第 173 章(1 / 3)

内衫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字,贾瑚才看了几眼,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然后便直接就把内衫交给了贾代善。

事关重大,饶是贾瑚两世为人,也觉得这种事情,实在是太过于重大了些。

贾代善看到那内衫的时候,就心里已经有些预感。

贾代善见多识广,尤其是他征战沙场多年,他看着那褐色的字迹到不像是墨水,而像是血迹干枯以后的样子。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一个当初硬气地断绝了关系的女儿,写了血书,千里迢迢地让年幼的儿子送过来。

等到看到贾瑚只不过看了几眼,就凝重地将内衫递给他的时候,贾代善越发觉得,这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贾代善接过内衫,不过看了两眼,就知道了贾瑚为何那般凝重了,待贾代善皱着眉头看完全部内容,他的脸上早就已经是阴云密布了。

这内衫上写的大致内容是越国公府已经同匈奴人勾结到了一起,打算用平安州,来换匈奴大军的支持。

因为财帛动人心,有着高官厚禄的引诱,饶是平安州那边,倒也有不少人暗中投靠了越国公府,干起了投敌卖国的勾当。

一姑奶奶在上头列举了不少她从丈夫也就是赵知文的爹那儿知道的投靠了越国公府的人名和职位。

上头密密麻麻的名字,让贾代善看得都有些心惊。

虽说上头列举的基本上都是些下级的军官,但数量之多,还是让贾代善心里一惊。

越国公府是大皇子的母家,越国公府如此行事为了什么,那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更何况,既然已经打算着用平安州换匈奴的兵力支持了,那想必这件事,大皇子怕也是知道的了。

贾代善这般想着不经叹了口气,“大皇子这是糊涂啊。”

当初作为皇子们的武师傅,贾代善不仅教过太子,也是教过大皇子的,甚至于说,由于大皇子在武学上的天赋出重,相对于太子,贾代善可能更偏爱些大皇子。

不过哪怕是有点偏爱,可平心而论,贾代善也还是觉得,太子比大皇子适合做皇帝的多。

更何况,贾代善作为皇帝心腹,也是不可能掺和进皇子们之间的夺嫡中来。

但,不得不说,贾代善原本一直以为,大皇子虽说是做不了皇帝,可到底也能做一个战功赫赫地大将军王。

但如今看来,大皇子到底是私心占了上风,连形势怕都是看不清了。

平安州虽然说是在塞外边关,物产也不丰饶,甚至可以说是贫瘠,但凡有些天时不好的年份,那都得靠朝廷运粮。

看起来,平安州这座城池实在是没什么大用。

可,稍微有些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平安州是京城北面唯一的关隘了,若是平安州割让给了匈奴,哪怕是日后匈奴要攻打京城,直接就能长驱直入,连个阻拦的关隘都没有。

若是失去了平安州,那日怕怕是卧榻之侧就会有他人鼾睡了,那又如何坐稳得了江山。

所以,当初本朝建立之后未久,虽说是国库里都没多少钱,可哪怕是如此困难,自□□起就开始派人去驻守平安州了。

从贾源和贾演,再到贾代善,贾家军也是经历了两代人,这才将匈奴人打服了,等闲不敢再来平安州骚扰。

因为平安州与贾家牵扯得太深,当初驻守平安州的基本上都是贾家军,甚至有人在暗地里都把平安州冠上了贾家的名号,说是平安州百姓只知道有荣国公,不知道又皇帝,这实在是有些功高盖主,也实在是不是能让皇帝安心的。

宁荣两府为了韬光养晦,在平安州稳定下来以后,就交了兵符,整个贾家的人也基本上都撤了回来。

而平安州的镇守布防也由各个公府轮流镇守,如今正好是轮到了越国公府镇守平安州。

原本,赵知文的父亲赵建也不过就是个校尉,在军营里也不算是什么高级军官,那虽说也是在越国公府的拉拢对象,却也着实不太可能知道知道咱们多内幕,更不可能让一姑奶奶怎么一个内宅妇人知道了。

但,前头也说了,平安州是经历了贾家两代人的努力,才让匈奴人不敢再来犯的。

所以,在平安州,在平安州百姓心中,贾这个字就已经有着不一样的含义了,更何况是贾代善的亲生女儿了。

越国公府如何能放弃这样好的助力。

正巧,这位贾代善的女婿也正好是有凌云志呢,这不是一拍即合么?

这样事关重大,原本,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让赵标这样的小卒知道,更不可能让赵标知道得这么详细,那么一姑娘自然也不可能知道这样机密的事情。

但谁叫赵标是贾代善的女婿呢。

赵国公府和大皇子也都知道,说一千道一万,这与匈奴人联合,实在不是什么站得住脚的事情,别说是让平安州的那些将士们支持他们了,不被百姓们再背后戳脊梁骨,那都算得上是好的了。

但是,只要有赵标在,有贾家的这位一姑娘在,那么只要打出这么一个旗号来,那在边关的百姓和将士们看来,那就是荣国公也是支持越国公府,支持与匈奴联合的。

打上平安州将士和百姓心目中的战神,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