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合一(4 / 7)

是纪成的名字,循环重复‘抱怨纪成做蠢事,给纪成找开脱借口’的过程,看得纪新雪越来越饱,忍不住打了个饱嗝。

最后,是装长平帝信的木盒,与虞氏送来的见面礼一样,是三层的木盒,甚至比虞氏放见面礼的木盒更大。

纪新雪仇大苦深的盯着三层木盒看了半晌,仍旧没有勇气打开木盒,生怕长平帝会‘空投作业’给他。

虞珩忍俊不禁的伸出手。

盒盖悬空的瞬间,木盒中的信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蹿,甚至有封信不幸被挤了出来,贴着纪新雪的鼻梁落下。

纪新雪心中发出土拨鼠般的尖叫,顿时失去回长安的勇气。

虞珩嘴角的笑意也逐渐凝结,难以置信的盯着无从下手的木盒。

过了许久,两人才默契的叹了口气,同时伸出手。

木盒中的信封分为三类,郑氏和林氏的经历、祁延鹤与崔青浦的消息、长平帝的亲笔信。

两人看完大部分前言不搭后语的消息,才看到长平帝的信。

信上只有一句话。

让他们在新政开始推行之前,尽量不要回长安。

纪新雪和虞珩面面相觑,眼中皆有意外。

虞珩摸向袖袋,低声道,“陛下有嘱咐,高祖母定能理解。”

即使能立刻将信拿回安国公主府祠堂,烧给安国公主,他也不能肯定安国公主还能不能看到这封信。

纪新雪匆匆点头,又去拆其他信封,试图通过更多的信息判断长平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嘱咐。

直到拆开所有信封,用整日的时间将细碎的消息整理出来,虞珩和纪新雪才惊觉,这些消息都是他们还在长安时就知道的事。

所以......

纪新雪以手捂脸,不敢相信他英明神武的阿耶会如此幼稚。

虽然没有在信中斥责他们偷跑的行为,却故意在只有短短十几个字是正事的信盒中,掺了近乎百封写满废话的信。

堪称寂静的房间中忽然响起几不可闻的笑声,从内敛到放肆,惊扰得月色躲入云中。

长平帝不想让他们立刻回长安,他们只能以书信的方式,将从虞氏得到的消息告诉长平帝。命金吾卫先将书信和‘藏宝图’送回长安。

考虑到虞氏的人不避讳与他们有交集却不肯坦诚身份,即使拿出如‘藏宝图’这般有诚意的物件,仍旧在打哑谜的行为。

纪新雪和虞珩又在华州逗留三日,从未主动去找过虞氏的人。

期间虞氏没有任何动静,除了虞氏产业中的掌柜对待虞珩和纪新雪格外热情,没有任何虞氏嫡系或旁支的人出现在他们面前。

离开华州前,纪新雪考虑再三,终究还是看在绿衣郎君主动透露的消息很有用的份上,让人给金玉楼送了封信。

他很不喜欢‘发财会’。

如果在他回到长安之前,‘发财会’还没有停止,不要怪他翻脸无情。

顺着华州向西便是华阳,长平帝改封德惠长公主为华阳长公主的时候,给华阳长公主千户食邑,允许华阳长公主在华阳建公主府。

华阳长公主欢天地喜的接下食邑,求苏太后帮她对长平帝说情,将在华阳建公主府的恩典变成京郊皇庄。

苏太后闻言,特意从始终被先帝牢牢握在手中的皇庄里,精挑细选出两座地段最好,出息最多的皇庄赏给华阳长公主。

因此,纪新雪和虞珩在华阳只能看到属于华阳长公主的产业,没有公主府可以参观。

虽然华州与华阳之间只有两日的路程,但两地的繁荣程度却能称得上是天差地别。

华州是天,华阳是地。

因为两地的差别,纪新雪在华阳逗留了格外久的时间。

他和虞珩几乎走遍华阳城内的每条小巷,仔细感受华州和华阳的差距都体现在哪些地方。

华州的人很多,除了华州百姓,还有南来北往,操着各种口音的外地人。这些人未必都是商人,有许多听闻虞氏在华州落脚,从各地赶到华州的手艺人。

华阳也有外地人,他们皆神色匆匆,暂时休息便马不停蹄的赶往华州。就连在华阳生活几十年的人,也常常生出想去华州闯荡的想法。

除了人口,相差最大的地方是物价。

作为人多、日常消耗也多的华州,物价竟然普遍比华阳便宜。

几乎一模一样的黄铜手镯,在华州只要两钱银子,在华阳要三钱。

同样是新鲜的羊肉,在华州十六文一斤,在华阳十八文一斤。

在华州,只要十几个铜板,就能用江南的好料子做个手帕。在华阳,价格至少要翻倍。

......

只要亲眼见识过华州和华阳的区别,就不得不承认,虞氏确实给华州百姓的生活带来改变。

十日后,纪新雪和虞珩收到消息。

在所有人都不同意长平帝施行新政的情况下,崔太师和英国公突然带头支持长平帝的新政。

朝堂为是否要施行新政吵的昏天暗地,朝臣们甚至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扯烂数顶官帽。

经过七日的‘激烈讨论’,崔太师和英国公依靠‘偷家’获得胜利。

焱光帝曾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