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分半的价格。
同样的道理,靺鞨部落将货物卖给王庭部落,会多要三分。
仅仅过去几日,靺鞨部落就惊觉不对劲。
长城市场对所有草原部落都有限购的要求。
因为长城市场中的货物普遍价格较贵,草原部落也还没完全对长城市场放下防备,限购又是每个季度清零一次。
靺鞨部落被告知三个月之内都没办法再从长城市场购买货物之前,竟然没有任何草原部落留意过‘限购’的要求。
北方草原中,柔然王庭和岁王部落共占十分之七,明王部落占十分之一,残余突厥部落占十分之一,靺鞨部落占十分之一。
靺鞨部落被长城市场拒绝之后才发现,他们前些日子‘挣钱’太开心,已经将整个季度能从长城市场购买的东西,全部卖给柔然王庭和岁王部落。
也就是说,至少三个月之内,他们都没办法享受虞朝商品能带给他们的方便和快乐。
靺鞨部落与柔然王庭和岁王部落短暂的蜜月期戛然而止。
要不是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又有已经支离破碎,只能靠对虞朝称臣苟延残喘的突厥残部做榜样。正后悔得心中发苦的靺鞨部落,险些为已经卖出去的货物打去突厥王庭。
即使有靺鞨部落的慷慨帮助,柔然王庭和岁王部落的日子仍旧不好过。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他们忍辱负重、浴血奋战才能打败几百年的宿敌,重新占据草原,不就是为了享福?
不能安生享福,此前所吃的所有苦就没有意义。
岁王本就看明王千般不顺眼,恨不得能将其碎尸万段,接受对方的草原和奴隶。他从未隐藏过这点心思,当初在长城战场对明王放冷箭,也是光明正大的下手。
此次被明王连累之后,岁王的杀心更重,甚至暗自盘算,如果将明王与其兄弟儿女的头送个虞朝,是否能像对虞朝称臣的突厥残部似的讨些实际的好处。
相比不改初衷,毫不掩饰恶意的岁王,柔然可汗常常愁得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他是真心视明王为恩人,否则也不会顶着岁王的压力给明王诸多优待。然而经历过联军攻打长城的事情之后,他不得不承认,心已经悄无声息的偏向岁王。
最初长城市场只是拒绝与明王部落交易,并没有限制所有柔然部落。况且长城市场对明王部落的限制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毫无征兆的针对。
是明王与他说,长城市场对明王部落的限制只是第一步,如果柔然没有反应,听之任之,虞朝定会做出更过分的事。又与他说长城市场每日都从草原掠夺数不清的财富,迟早会成为虞朝不费一兵一卒控制整个草原的杀器......
若不是对明王的信任,他怎么可能力排众议说服岁王,坚持联合对虞朝出兵。
结果呢?
岁王本就不想出兵,全程只跟在最后凑个热闹也就罢了。
最令柔然可汗无法接受的是,提议出兵的明王竟然也半路退缩,只肯侧翼骚扰虞朝军队。他从头到尾都没见到明王引以为傲的暗卫营出现过。
结果毫无疑问,冲在最前面的王庭部落损失惨重,因此隐隐有压不住岁王部落的预兆。
柔然可汗手下的将军们,十人中有七、八人悄悄对他建议,‘宰’了此次败仗的罪魁祸首,收回明王部落的土地和奴隶,弥补王庭战败的损失。
他虽然因这件事对明王失望,但还没到除之后快的程度。
不过......以强虞对‘前朝余孽’的忌惮,说不定接下来还会对明王部落出手,绝不能再让明王部落连累王庭。
此次战败,令柔然可汗想通个道理。
虞朝远比他想象中的强大,明王说虞朝弱小,大多来源于臆想和嫉妒,只能信两、三分。
去年如果不是虞朝先彻底击溃突厥,他和岁王大概率只能与突厥僵持,不会如此轻易的赶走突厥,成为草原的新可汗。
由此可见,虞朝的强大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他可以报答明王的改命之恩,但不会用全族安危报答。
希望明王不要再惹怒虞朝的皇帝。
柔然可汗的态度悄无声息的改变,开始任由手下和岁王部落的人对明王挑三拣四,从不开口阻止。
再得到草原难见的物件,也不再像从前那般立刻想到明王。
柔然各部落的地位,一夕之间从柔然王庭、明王部落、岁王部落,变成柔然王庭、岁王部落、明王部落。
明王不是没感觉到柔然可汗对他的态度发生改变,但没立刻将这些变化放在心上。他自小研习帝王心术,深知人手握重权就会发生改变。
攻打虞朝失败,对于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柔然王庭,能算得上是前所未有的打击。
亲自下达联军攻打长城命令的柔然可汗,怎么可能在遭受如此挫折之后仍旧喜笑颜开?
不高兴,才是正常。
直到频频遭遇其他部落的挑衅,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抢走五百只羊,明王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变成岁王部落和王庭部落眼中的肥羊。
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