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金人投降后,文人墨客对摄政王放弃出兵荆州,收回故土之举大加赞赏,王爷的名声在民间可谓是口碑载道,魏浔此时掳走皇上,极可能是想逼迫皇上写下让位诏书。”
“臣原本还担心魏浔得到让位诏书后,会以铲除逆党为名号令诸位藩王出兵。不过既然摄政王手中有了让位诏书,应当在魏浔昭告天下前登基,迅速派兵南下,好打魏浔一个措手不及!”
竹成文越说越心潮澎湃,想不到有朝一日,他能如书中的旷世大能姜太公一般,协助摄政天开辟一代新的王朝。
他想到这段时日里,朝中百官对摄政王和小皇帝二人之间关系议论纷纷,竟还有宫人传出摄政王与小皇帝有着暧昧不清的断袖之癖。
竹成文对这些流言蜚语嗤之以鼻,在他心中,摄政王清雅矜贵,孤傲不羁,宛若塞北雪巅那株与世独立的天山雪莲。
这样顶天立地,清贵高雅的男子,注定会站在云端俯视众生,成为一代流传千古的帝王,又怎会有着那种自甘堕落的癖好。
摄政王对小皇帝好,不过是权宜之计,为了堵住朝中世族的悠悠之口罢了。
“不可,若是本王现在登基,皇上在魏浔手中便失去价值,魏浔并非怜惜手足之情的人,定不会留皇上的性命。”
“如此更好,魏浔若是杀了皇上,王爷有让位诏书在手,岂不是师出有名。皇上一死,王爷出兵南下,便可名正言顺收回荆州,一统江山。”
竹成文话音刚落,瞧见摄政王抬起双眸,朝他冷冷瞥来。
男子幽深且黑暗的眸子,仿若即将喷发前的炎火之山,看似宁静,却涌动着毁天灭地的情愫。
竹成文一时不知自己那句话说错了,竟惹得摄政王动了怒火。
“本王曾答应过皇上,定会护他周全,你去联系江南那边的影子,让他们务必要找出皇上的下落,将皇上安然无恙带回来。”
竹成文闻言大惊,忙开口规劝:
“摄政王请三思,魏浔此人生性多疑,皇城司耗时七年,折损了百余名出类拔萃的影子,才成功在他身边安插下二人,若是因找寻皇上的下落而暴露出来,实乃得不偿失!”
“臣实在不明,摄政王既然有了皇上的让位诏书,为何还要舍近求远,非要将皇上救回来?当下天时地利人和,王爷莫要错失良机啊!”
“竹侍郎是在质疑本王?”
听到男子冰冷的语气,竹成文扑屈膝跪地,匍匐身躯,颤声道:
“臣不敢...”
陶临渊修长手指撑着额间,平静道:“你先退下,荆州那边若是有了皇上的消息,务必第一时间告知本王,至于让位诏书之事,决不可让第三人知晓。”
“臣...遵命。”
竹成文缓缓站起身,他目光复杂,看向桌案后的摄政王。
男子剑眉微皱,俊眸半垂,浓长睫在眼睑下投下一片阴影,遮挡了他眼眸内的情愫,男子指尖轻轻拂过信笺上的字迹,动作温柔又缱绻,仿若在触摸什么易碎的稀世珍宝。
竹成文退出流云殿,当他缓缓合上雕花木门时,看到水墨屏风后男子孤冷的身影。
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男子:
形孤影只。
陶临渊睁开长眸,将手中的书信收回小皇帝喜欢看的话本之中。
竹侍郎方才那席话,并无不妥。
他完全可以拿着小皇帝留下的让贤书顺利登基,开辟新一代王朝。
可当他黄袍加身那日,便是小皇帝命丧黄泉之时。
陶临渊听到竹侍郎口中那句:“皇上一死,王爷出兵南下,便可名正言顺收回荆州,一统江山。”之时,只觉得莫名地刺耳。
一统江山这个词,对于每一个怀有野心的男子来说,无疑有着致命的诱惑。
可一想到他手上的江山,需要用小皇帝的鲜血去祭奠,陶临渊心中涌起一股毁天灭地的冲动。
他亲手打下的江山,何需牺牲一个无辜少年的性命?
“陛下,微臣很快就会将你带回来,从此不会再让你离开臣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