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子(1 / 2)

“俞大人,千万别出去。”

乍看到俞景行似乎准备往外面走,这人连忙拉他一把,“外边乱着呢!”

他这位同僚形容的情况和郑百语方才说的差不多。大理寺外面来了许多人,基本上是老人、小孩和柔弱的年轻小娘子,外头还摆了几口棺材,口口声声喊冤枉。

“也不晓得都是些什么人,从哪儿冒出来的。”

郑百语嘀咕道,“恐怕都是一伙的,回头又得叫隔壁的人看笑话。”

“不过说来真是奇怪,咱们大理寺是负责案件复审的,有冤情也该到衙门或者到刑部去喊冤才对,怎么偏偏跑咱们门口来了?这些人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是啊,怎么跑咱们这来了?”

另一位同僚当下附和郑百语,又疑惑道,“难道是故意找茬?”

“现在他们这么在门口堵着也不知道准备做什么,还是别贸然出去了。”郑百语生怕俞景行不死心,立刻继续劝他,“先试试找救兵,万一他们动手怎么办?”

俞景行知道郑百语这话也不是浑说。

那么多人聚在一块,乱糟糟的,突然发生什么事,很容易反应不及。

这么多人跑到大理寺门口吵闹,不会是没有任何缘由,更有可能是互相商量好一起过来的。何况来的大多数是老人、孩童以及小娘子,显而易见有所图谋。

俞景行招来一名小吏,让其到门口去打探情况。

大理寺自有差役,听到动静连忙赶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吏说外面少说有四五十号人。

即使这个数量有一些夸张,也不见得他们的人手足够。

无论老人、孩子抑或是小娘子,轻易不好动手。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倘若闹出人命,只怕今天的事真正要变得说不清楚了。

大理寺卿是傅崇。

傅崇去了南方,如今尚且没有回来邺京。

大理寺的两位少卿还没有到,即便到了,现在这个情形,只怕也在外面要被困在外面进不来。如此反而是俞景行这位大理寺的寺正成为主心骨一样的存在。

如果这些人背后受人指使,只将他们捉拿起来定然是不够的。

况且没准他们有后招,挖了坑等着大理寺的人跳下去。

闹事的如果是权贵,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难处理,但这些人似乎都是一些普通百姓,必须得谨慎一些才行。俞景行正琢磨这件事怎么处理,小吏忽然跑进来。

“大人,大人,那些人散了。”小吏脸上满是欣喜道,“不知道什么人,突然往地上撒铜子儿,那些人忙着捡铜板,自己乱作一团,最后全都走了。”

“没瞧见是什么人?”

俞景行一怔,问得一声,小吏摇头,他便干脆大步往外面走。

郑百语和其他同僚一并跟在俞景行身后。

走到大理寺外面,众人瞧一瞧,发现那些人果真不见了。

正当他们忙着讨论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俞景行一眼发现侯府的马车,没有犹豫快步走过去。不等俞景行走近马车,宋嘉月已经先一步从马车上面下来了。

“是夫人做的?”

俞景行行至宋嘉月面前,压低声音问得一声。

宋嘉月完全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全无避讳点头,说:“车夫回去以后,告诉我大理寺外面来了一堆人闹事,我不放心,所以赶过来看一看,还好问题不严重。”

“听说是叫人撒铜子儿?”

俞景行皱眉,“这样算是个什么路子?”

“自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路子。”

宋嘉月微笑解释,“我过来之后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人多是穷苦人家。”

“一来他们都穿着草鞋,二来面黄肌瘦,显然平常极可能不大吃得饱饭,三来他们的手掌、手指都干瘦又粗糙,那些老人的手尤其伤痕累累……所以……”

“这样的百姓即使要喊冤也不会直接奔着大理寺来。”

“更不会净是老人、孩子和小娘子来。”

“所以你认为他们受人指使,是收了好处的?”

宋嘉月依旧点头,认同俞景行的说法。

“我让秋月去换了一些铜板,又让梁红梁玉直接把铜板撒在他们面前。当时多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结果他们果真忙着捡铜板,梁红梁玉趁机抱走几个孩子,他们便跟着乱了。”

“这些人既然是受人指使,总得揪出背后的人才行。”

宋嘉月说,“我让梁红梁玉去盯着,有什么消息会回来告诉我们的。”

“本来担心你有没有事,现在看到你好好的,我也放心了。”宋嘉月帮俞景行理一理身上的官袍,“那你回去忙吧,我也先回去了,其他的先等你放衙回来。”

“好。”

俞景行眉头舒展,嘴角微翘,“你回去小心些。”

“晓得了。”

宋嘉月含笑应得一声,继而被俞景行扶着重新坐进马车里面。

临到要走,马车帘子忽然叫人掀开。

俞景行看着里面的宋嘉月:“等等……等我一会儿。”

宋嘉月虽不知原因,但仍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