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 124 章(1 / 5)

宁知星当蘑菇的时间比她想的要长不少,她低估了在这样一个娱乐匮乏的年代里,宁知中创作的书能给儿童娱乐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

这个年代孩子们一是几乎都没玩具,少数有的还大多是自己或长辈帮忙捣鼓的,二是家里也大多没有诸如后世的平板、电脑之类的娱乐设施。

他们仅有的娱乐项目,那基本都和现实挂钩,比如什么跳房子、打水漂、打鬼子,这要是稍稍文静不太合群,那连这处也无处容身,只得自娱自乐。

宁知星当年曾经感慨过,这要不是哥哥天生外向,又是个孩子王,她恐怕都不太会参与村里孩子们的玩乐,这倒不是说宁知星哄不好孩子,只是就她较为成熟的心理年龄来说,她也不会天天往孩子堆里扎。

宁知星当年感慨的时候哪能想到,这兜兜转转,她哥又把她拉回了村里最受同龄人、孩子欢迎的孩子阵列。

天知道,在这次寄书事件之前,宁知星和宁知中那可是村里不少孩子的“眼中钉”,说眼中钉有些严重,可谁让他们俩是超越满分的别人家的孩子呢?

每回两人一刷脸,这就意味着村里的孩子们又得被家长喊着开始读书,平日里的娱乐活动都得砍半!

对于年纪更小的孩子,他们俩的名字同样如雷贯耳。

——不过这事在宁知星和宁知中回家前便好转了许多。

宁家的会读书那是从上到下的,自打知道了宁振伟、宁振涛和吴凤英的事迹后,村里那些虎娃子便有底气了,只要家里人敢要求,他们就敢抬杠,动辄就是一句:“你怎么就比不上人家爸妈小叔会读书呢!”

两方鹬蚌相争,倒是当家做主的老一辈渔翁得利,他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逮着儿辈和孙辈,那就劝他们一起努力。

不过这也有好处,原先怨声载道的孩子们看着爸妈们也不得不跟着上进,这比较之下倒也就不觉得苦了,偶尔看着爸妈被爷爷和奶奶训斥那还躲在被子里偷笑。

为人

父母的呢,自己被这么赶鸭子上架,品了品便也知道了上进的苦,对孩子也就更包容了。

孩子们怨气原本就在消弭,还偏生拿到了宁知中寄来的书。

要知道,宁知中的书是免费赠予的,这就免去了家长对于书籍价格的负担。

而这书上帮着作序的都是大人物,那横封上还印着教育学者推荐的字样,听说学校老师都说可以看一看这书增加能力和词汇数量,家长们便更不会反对了。

宁知中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同时他年纪还小,想象力丰富,量大的同时,从小到大跟着家人和妹妹那是什么都见过,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不少大人知道的东西还多。

他一创作,便是奔着通俗易懂的方向去的,故事写得妙趣横生,在格外有感染力的同时,还考据详尽,就是编也编得煞有介事。

书写得好、市场又空白,这就一下征服了村里的孩子,也让他们在心里牢牢地记住了书里可敬可爱的主人公们。

其中宁知中描写得最用心的星星侠更是如此。

心里的星星侠本来就有一米八的气势了,再回想起平日里大人们对宁知星的夸赞,那便立刻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村里的孩子们这就默默地开始了自己的追星历程——说起来这事也是有“传统”的。

当年宁知星为了改造值,这就给自家爸爸来了个少年阿伟的伟岸形象,让宁振伟好长一段时间,都是村里“别人家的爸爸”。

现在呢,她就和哥哥继承了爸爸的衣钵,成了被孩子们追捧的“星”。

大家经验丰富,这就先从收集周边开始,宁知星和宁知中不像父亲有一门木艺的手艺,不过这不是人手一本书吗?现在谁手上的书要是没能有宁知星、宁知中写的寄语和签名,那都落后于大河村的时尚了。

……

夏天一热起来,那便格外不讲道理,哪怕是原先阴凉的房子,若是门窗紧闭,没一会房内便也会因那蒸腾的热气闷热得吓人起来,所以在这种天气,大河村里的人

家只要是家里有人的,那便绝无关窗的习惯。

只是窗户一开,这蚊虫便免不了了,纵然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纱窗,可也挡不住无孔不入的蚊虫。

这样的天气,是最不适应静心做事的,做到一半,那便会立刻明白什么叫烦闷自来,坐都坐不住,唯有心静或是全神贯注,才能安定地坐着。

桌上本子摊平,三人聚首对着本子念叨着什么。

宁知星倏地回首,看向窗外,一脸黑线。

就在她刚刚回头的那个瞬间,那两个巴在他们家窗外的小萝卜头便立刻表演了一番“大变活人”,往下一蹲,瞧不见人,可估计是蹲得迅猛,这就立刻来了个爱的碰撞。

这要是在其他人家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估计能立刻换来一声惊叫,要不以为是有贼、要不就当做是闹鬼。

不过这是在宁家,宁知星对于这窗外有人围观的情况已经再习惯不过了。

她哥在里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研究的过程,这几天小叔和她逐渐蘑菇化,天天在家不爱出门,正好哥哥提出了个新零食的构想,他们便干脆聚在家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