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不干人事的郑毅(1 / 2)

“写的不错,看来你很有当编剧的潜力啊!”林为民笑着说道。

海晏的笑容带着几分羞涩,“都是林老师您教的好。”

“你就别恭维我了。这部剧本我只是稍微帮你提了些意见,真正把它写好,靠的还是伱自己。”

林为民越是不贪功,海晏越是感激。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没有林老师的那些提点,自己根本不可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把剧本写好,更无法保证质量。

林为民又问起《便衣警察》的筹拍情况,海晏说道:“剧组都筹备的差不多了,就等我的剧本。这下子好了,剧本弄好了,我心里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林为民点点头,“你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工作,这个效率已经很好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他接着又说道:“现在《便衣警察》的剧本也写完了,接下来作品方面有什么打算啊?”

海晏挠挠头,“没想好。”

他的表情带着几分苦恼,说道:“林老师,《便衣警察》这部其实是我根据真事改编的,写完这部,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写点什么好。”

林为民并未感到意外,对于新人创作者来说,这样的情况太正常了。

用后世脱口秀演员的话来说,谁一年还不攒五分钟的段子啊?

很多新人的创作往往都是拿自己或者身边人的亲身经历来书写故事的,而恰恰是这一类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写起来往往最生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新人作者的处女作都无比惊艳的原因。

等到第一部作品写完,这些新人脑子里的所谓“灵感”,实为素材都用完了,他们的脑子里也就空了下来。

后续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和沉淀,很多人恐怕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林为民温声道:“我只是问问你,这件事你不要着急。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给你一点建议。”

“需要,当然需要!”海晏的眼光里透着四个字:如饥似渴。

林为民说道:“你的职业是警察,有一定的特殊性。《便衣警察》是你根据身边人的经历创作的,那么现在,你不妨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一点,以整个行业为素材来创作。”

海晏听到林为民的话,眼睛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越想林为民说的话越有道理,警察这行当面对犯罪,很多事件天生就具有极强的矛盾冲突和充沛情感。

如果真的以他这个行业来写的话,那可写的东西可太多了,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海晏忍不住抱住林为民,激动的说道:“林老师,你说的太对了!太对了!”

林为民冷不丁被海晏抱住,联想到后世的种种传闻,身上一阵起鸡皮疙瘩。

莫挨老子!

强忍住给这小子一脚的冲动,林为民推开他,露出长着慈祥的笑容。

“我这就是个建议,你能用上最好!”

海晏的表情仍带着激动的余韵,“能用上,太能用得上了,回去我就按照你的思路尝试尝试。”

林为民欣慰的点点头,孺子可教!

等海晏走后,覃朝阳对林为民道:“我怎么觉得你给这小伙子指的不是条好道啊!”

“老同志,这我就得说你几句了。怎么还有题材歧视呢?人家写关于警察的怎么了?这也算是改革文学的变种嘛!”

“到你嘴里,什么玩意儿都能往改革文学里装,姜子隆要是知道你这样,就是从津门游过来也得捶你一顿。”

“他要是知道了,就是你告的密。”

斗了几句嘴,林为民才道:“海晏这个人的创作能力,强在故事上,而不是文笔和思想上,往纯文学的路子上走,那才是邪路。我最怕的就是,大家在讨论文学的时候,默认只能是纯文学,那会把文学给毁了的!”

覃朝阳听完林为民的话,陷入了沉默。

其实这样的论调,林为民说过不止一次。

随着时间的流逝,覃朝阳也慢慢的发现,林为民的想法是极具前瞻性的。

别看这几年国内纯文学领域搞的如火如荼,每天都有新刊物诞生,一篇好的作品出现,立马洛阳纸贵,作家们走到哪里都受到礼遇。

可这些虚弱的事实掩盖不了真相。

真相就是,纯文学期刊无论怎么卖,200万册都是天花板,而通俗文学类期刊,如《故事会》、《山海经》却可以轻轻松松卖到几百万册。

每天都有新刊物诞生不假,但倒下去的刊物更多。尤其是在去年年末,上面下发了关于期刊自负盈亏的文件,今后倒下去的刊物肯定会越来越多。

还有那些走到哪都广受欢迎,被所有人都礼遇有加的作家们,作品发表的时候还看不出来。

可等真正出版的时候,能够大卖的人少之又少。

一部出版的,销量能破十万册,出版社做梦都能笑醒了。

出版社出版很多作家的作品前都会进行征订,几千册、甚至是几百册都是常态,征订量能够达到万册以上的,无不是在国内已经闯出名气的。

如陆遥的《人生》在前几年红成那个样子,国文社出版《人生》时的征订量也不过十三万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