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章(1 / 4)

苏葵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开口∶这棵枣树在这里存在多久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小闫干事觉得她有些奇怪,还是翻了翻资料说道,这座房屋登记是五年前的事情了,好像当时这棵树就在了。

难道这棵树有什么问题吗?他左看右看,这树也很普通。

他好奇问苏葵,她也只是笑笑∶没什么,只是对这座房子有些好奇。

这座四合院存在的历史很久了,当年这里住着一户姓苏的人家,建国后,这里改名为苏家胡同.….

这样精美的传统建筑,这样大的房子,好奇是应该的。小闫干事很理解,一边领着她看,一边跟她介绍。

只是不管他们看到什么,她都好像很淡然,一点都没有她说的好奇的样子。

直到听到他的话才问道∶是建国后改的名,不是一直就叫这个名字吗?

当然不是。这里以前是叫作圆口胡同,因为是因为那户姓苏的人家一直住在这里,所以就改了这个名字。他说完还是有些疑惑,苏葵同志,你对这里很熟悉吗?

听到这话的时候,她的目光仍旧停留在外面那棵枣树上。

是,这里她的确很熟悉,因为这里曾经是她外公的家。

这座四合院正是外公祖上留下的祖产。苏葵的父母同姓苏,外公祖上是当时有名的书香世家,直都住在这里,这里也因此一直叫作苏家胡同。

老人家是文人,十分看重传统文化,常常是跟外婆在农村住一段时间,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院子里那棵枣树就是他们后来移栽的,说将来要把这座院子留给她,只是她再也没有等到这一天。

此时听小闫干事问道∶苏葵同志,你姓也苏,是不是跟房主人有什么关系?

苏葵只是轻轻摇头,笑容淡淡∶没有任何关系。

这里不是一开始就叫作苏家胡同,这座房子的主人不是那个叫苏钦安的老人,这棵枣树早就存在,不再是后来移栽,这里没有她任何父母亲人的存在…….

这座房子仍旧在这里,好像什么都没有变化,却什么都不再一样。

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苏葵,这已经不是她原来的世界了。

直到小闫干事问她∶苏葵同志,你真的就要买这座院子吗?

是的,就它了。看他纠结的样子,苏葵还开玩笑道,难道这里不好吗?

说实在,这座四合院的地理位置确实十分优越,往东几个胡同穿过一条大街就是国际饭店,往北几个小街的距离就是公安部,往南离京城火车站的距离也不算远。更别说妇联、交通部、学校、医院、银行等众多机构都在这附近。

并且,离这里最近的政府部门就是外交部。

除了满足自己心里那点慰藉以外,苏葵还真不是随便选的地方。

小闫干事当然知道这里好,事实上,这里就是彭年跟苏葵推荐的几个好地方之一。

他纠结的是苏葵的态度。买房子这样大的事情,谁家不是斟酌又斟酌,她年纪这么小自己来买房已经是让人惊讶了,更别说还是这样随意的态度。

要小闫干事形容,那就是觉得她买房就像买菜一样,要不是房主人现在不在,她指不定今天就能买走了。

好在他还是很有理智的,刨除她的年龄太小跟买房花费的时间太短以外,这里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苏葵同志,如果你确定要买,我们这边会尽快通知房主人回来办理过户手续,应该要不了多少时间。

苏葵告诉他,自己确定要买,又问起价格。

目前这套四合院的价格在一万元左右,具体的还要等房主人回来协商。他又多提醒了一句,苏葵同志,买卖四合院是不能够贷款的,必须一次性付清,你.….

说完他就觉得自己是白说,怎么又因为苏葵同志的身份忘了,她还是知名作家呢?

其实他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并不是每个作家都有这么多钱的。

只不过苏葵写的两部实在是太过出名,尤其是《清河乡之变》这本,因为有了之前名气的打底,给她的干字是按照最高标准15元给的,更别说后面印数十万册在全国发行,给她带来的稿费收入不菲。

苏葵两部在报纸连载加上出版的价格总计一万多元,但并非没有支出。

自己的生活费,给家里修房子的钱,捐给贺县高中的助学基金,零零总总算下来也是一大笔支出。后来虽然编写了教辅资料,但费用也全部捐给了京大,按理说她早就没有这么多钱了。

但不要忘了,针对英殖民政府的大陆禁书令,苏葵曾经跟新马作家提过建议,让他们跟大陆的书籍签订版权转让协议,将大陆的书在港城重新翻印,借港城出版社的名义发行。

不只是他们,联华书店引进大陆的书籍同样给了版权费,就这两笔版权收入,苏葵就得到了不下于她两本书一起出版的钱!

并且,她前段时间刚刚完成了《小草青青》的翻译工作,虽然还在审核,但按照目前的稿酬标准,翻译稿在每干字3-10元左右。

虽然这是她的第一篇翻译稿,拿不了最高档,但由于翻译质量高并且是出版国外,这篇翻译稿大概能得到干字8元的价格。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