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可不止那么点。
姜瑜才不管他的讶异呢:“明天你去把金子赎回来,剩下的,让你的朋友一并帮我买玉。”
这个时候,钱还很值钱,玉、古董玩物不值钱,但未来几十年,钱会一直贬值,而这些现在看起来不值钱的玩意儿却会跟着水涨船高。正好梁毅有门路,赶在改革、开放前,把钱都换成实用的东西,免得以后这些好东西想买都买不到。
梁毅已经习惯了姜瑜对玉的痴迷,盖上了盖子:“好,他那里有好玉我都让他给我留着。”
说完这个,姜瑜想起了另一桩事,问他:“灾区现在怎么样了?这次地震死了多少人?”
提起最后一句时,姜瑜的语气有些艰涩。虽然听秦老头说,死亡没想的那么严重,但不管有多少,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对应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死亡加上失踪的大概有四五万人,目前还在进一步统计中。灾区已经差不多清理完毕,灾民也住进了新建的房子和帐篷里。灾后重建,任重而道远。”梁毅语气低落地说道。
没有去过灾区的人,没办法体会到那种看着自己的同胞家园被毁,妻离子散,天人永隔的悲伤。
姜瑜握住他的手:“抱歉,我不该问你的。”
她实在是想知道地震究竟是什么情况,但媒体的报道总是寥寥数语,关键信息都模糊了,时至今日,外界对这场大灾难知之甚少。不过让姜瑜唯一欣慰的是,所有的报道都没提起过那封信的问题,而且事情都过去快半年了,也没人找到她。
梁毅抓住她的手,把她拉到自己面前,平视着她的眼,目光灼灼地盯着她:“不过我在灾区听说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你想不想听?”
姜瑜总觉得他的眼神不对,但他的语气又勾起了她的好奇心,犹豫片刻,她点了一下头。
梁毅垂下了头,逼近姜瑜,声音很轻,但落到姜瑜心里却像是平地炸起了一道惊雷。
“在地震事发前几天,灾区有不少部门和个人收到了一份来历不明的信,你猜这些信上面写了什么?”
姜瑜眨了眨眼,无辜地看着他:“写了什么?”
她都跑到几百公里外,还用了易容符,连郭嘉都没查到是她,姜瑜自觉在这件事上,她做得很隐蔽,梁毅应该猜不到她头上才对。
“地震的准确时间,当然,最后地震的时间与纸条上的有所出入,但也只差了两三个小时。你说神不神奇?”梁毅敛起了笑,握住她的手加重了三分力道,似乎在暗示她别说谎。
姜瑜心里咯噔了一下:“是吗?那还真是神奇。”
“我也觉得。”梁毅松开了姜瑜的手,像是事不关己似的,淡淡地说,“地震前几天,这些信传得沸沸扬扬的,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震荡。正是因为这则流言,不少市民当天晚上没在房子里睡觉,而是出去铺凉席,打地铺,因此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灾难。灾后,这个情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还保存着的信都被收了上去。”
话说到这里,他忽地住了嘴,转而说起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你这段时间在家里都还好?”
姜瑜还沉浸在信被收起来的那件事中,他这猛一拐弯,姜瑜有点反应不过来,诧异地瞥了他一眼:“还好。你还没说那些信呢,有关部门找到这个寄信的人了吗?”
“这个?我有告诉过你寄信的是一个人吗?”梁毅反问,目露精光,深深地看着姜瑜。
这时候,姜瑜如何还能不知道,梁毅早就怀疑上了她,说了这么多,不就是想让她承认吗?
她撇了撇嘴,不大高兴地睨了他一眼:“好了,是我,是我,好了,你这下可以说了?那些信呢?调查清楚了吗?对了,你怎么怀疑到我头上的?”
她做这些事的时候,他明明就不在。
“信封。”梁毅指出了姜瑜的破绽,“你向我讨要的三十个信封。那是军区出版社自己印刷的信封,跟外面买的,看起来一样,但纸质还是有所不同,信封要比邮政局卖的厚实一些。”
厚实一些?一个信封能比另外一个厚到哪儿去?用毫米恐怕都量不出来,这么细微的差别,他也能发现,姜瑜觉得自己暴露得还真是冤。
梁毅能发现,姜瑜担心别人也能发现,她两只手撑住脸颊,恹恹地说:“那完蛋了,我很可能会被人当成怪物抓起来,不行,我得想办法,把这件事给模糊过去。”
“现在知道怕了?做事的时候怎么不跟我商量。”梁毅捏了捏她嫩生生的脸颊,“放心,地震来了,大家逃命都来不及,谁还有心情管这信。最后只找到了35封,其中有两份是军区的信封,我不小心失手把它们掉到了水坑里,不会查到你头上。”
这么说,姜瑜才彻底放心了。不过这件事也给她提了个醒,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人,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以后做事情还得更小心才行。
可她放心得太早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头顶上传来梁毅危险的声音:“你现在是不是该跟我好好说说信上的内容?”
完了完了,怎么忘了还有这一茬。
姜瑜仰起头,干笑了一声:“我说是我做梦梦到的,你信吗?”
梦到千里之外会发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