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2 / 3)

啥难的;旁边的穆特布也是点头,再难能比打仗还难?

绾陌姑娘表示不想和这些“无知无畏”的蛮人讲话。

一行人说着话回到船上洗漱沐浴,小顺治维持着毫无破绽的表情一直到晚上就寝的时候。月牙儿静静地挥洒微弱的光芒,星星在天上静静地眨巴眼睛。他睁着眼睛,听着阵阵海浪声,望着漆黑的夜色,释放出忍了一天的悲伤和酸涩。

灵魂飘荡在两个时空的夹缝,被两个时代的鸿沟割裂。

不知道什么时辰,一曲熟悉的《楚歌》响起,响到了他的心里。“听楚歌让人泪汪汪,思亲泪断肠……只想卸了这铁衣早日回归故乡……”;“……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楚霸王诀别虞姬,自刎乌江……”。

四面楚歌,悲壮苍凉。

“东夷”、“南蛮”、“越人”,好剑轻死的八千三吴骑兵跟着军事天才楚霸王灭秦,亡于垓下,随后骁勇善战的吴越人被南下的华夏族“文治”;南宋、金国混战,蒙古人被金国欺凌,和南宋合作、崛起,称霸半个世界后进入中原建立元朝,然后一百年亡于“马上治天下”……

蒙古之所以没有和之前的少数民族一样全盘接受汉家文化,接受汉家的“马下治天下”,是因为他们不光有自己的游牧文明,更是在接触汉家文明之前先见识了和汉家文明同样先进的阿拉伯文明、罗马文明……

承认这一切并不是牵扯什么“民族思想”,成熟理智的人应该正视一切真实的历史……

可是正视了又如何?对于尚且处在各个民族纷争不断,连年战争的时代里的各族之人,对于处在各个改朝换代的各族之人而言,不管是永远无休止的边境战争,还是最后的胜负成败,是他们,在真切地承受着一条鲜血淋漓的民族融合之路。

流了血,不光会失去生命,还会痛,一代一代人都忘不了的痛。可是这条路,眼看着就能看到头。

华夏各民族几千年来的民族融合,国土一统的过程;各族百姓在此过程中经受的牺牲和苦难,最多还有二三百年就会迎来曙光。

他想努力地做好,让他们少受一点痛。

把自己安慰好,鼓励好的小顺治渐渐地从自己的思绪中拔==出来,起身到小柜子里头找到自己平时练习用的小陶埙。微弱的月色和明亮的星光反射出陶埙上的小黑孔,黑黑的,圆圆的,就好像一双双黑漆漆的眼睛在静静地注视着他。

他沉默地和他们对视,忍不住微笑开来。

轻轻地把小陶埙放回去回到床上躺好,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呜咽哀戚,不绝于缕”的《楚歌》中,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他一大早起来就发现旗人侍卫们有的说昨晚上听得心酸,有的说听得难过想家,宫人们也都默默地表示自己听得眼眶发红。但都感觉心里舒畅了不少。

小顺治笑笑不语。古埙的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再加上《楚歌》的音调,但凡有点儿心事经历的人,都会听得心哀,但是古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哀而不伤。不过他也因此想起来一件事儿出门的时候忍不住和绾陌姑娘提了一句,“绾陌姑娘收徒弟吗?”

绾陌姑娘眼一瞪,“那些旗人侍卫都没有天赋。”

旗人侍卫?小顺治还是笑,“绾陌姑娘误会,朕不是让你传授他们武功。他们都是外功的路子,主要学的是行军布阵。至于武功,姑娘有空指点一下就好。”

“朕想问的是,昨晚上姑娘吹奏的陶埙技法。现在会吹埙的人几乎没有了。”

“我昨儿才听皇上练习。”

绾陌姑娘明白过来后明明乐意却是习惯性的反驳。然后就听到小顺治很是认真地解释,“我的吹奏之法和姑娘的不一样。埙的吹奏技艺流传的不广,虽然朕幸运地习得一点技法,却是不完整。朕昨晚上听着绾陌姑娘的吹奏法很是古朴大气,当是完整的传承。”

“算你耳朵好。”绾陌姑娘小得意,“你找来天赋高的人,我来教导。”

“好。”得到绾陌姑娘应承的小顺治心里欢喜,转身看向很有做一个满人中的文化人潜力的豫亲王。

豫亲王正要请缨,看到小顺治的眼神儿立即开心地答应了一声,“皇上您放心。”

“嗯。”

办了一件小事的小顺治很高兴。今儿天气好,他们接着按照计划行事,一切顺利。当然,多铎他们用绾陌姑娘当招牌的事儿也很顺利,尤其是在一家做纸特别好的纸坊里面,经营纸坊的小脚“掌柜的”特别羡慕她可以放脚的“北宋脚”。

她和女儿们、儿媳妇们的年龄再谈放脚已经晚了,但她有小孙女儿不是?既能遵守汉家的裹脚传统,又能不妨碍做事儿,将来若是人人都不裹脚了,随时可以放脚。

穆特布知府承诺给她本人封赏,豫亲王多铎承诺要送她“巾帼牌坊”,皇上支持她家的女娃娃们跟着她学做纸,做更好的纸……不用担心大脚,抛头露面嫁不出去……。

掌柜的眼睛红红,感觉自己这般艰难的活了半辈子,总算是没有白活一场。绾陌姑娘看着这一切,感觉师父他们的决定是对的,她来这一趟是对的。多铎和穆特布他们感觉汉家的女子比死倔的汉家男子可亲,坚定了他们推广“巾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