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事情2(1 / 4)

“皇上,马市要开,但要灵活。”

五十六岁的杨一清,个子不矮,脸比较黑。不过长得一般,和杨廷和他们相比,长相普通很多。像杨廷和、费宏、蒋冕、毛澄,包括已经致仕的梁储,这些人其他不说,长得是真的很好。现在年纪大了,但看着依旧是非常舒服。

可能杨一清在官场上的发展比不上杨廷和他们,而且在京城的时间很少,也跟长相有一些关系。皇帝也是普通人,估计更喜欢长得好看的,放在身边不管怎么说都比较养眼。而且杨一清可能常年在西北领兵,和普通的文人的确是不一样。坐姿开始,说话方式也是如此。而且说话声音很是嘹亮,可以看出中气十足。

“杨卿,给我讲讲。”

“马市要以我大明为主。土木堡之变后,蒙古越来越强势,劫掠边疆次数也是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不应该开市,反而应该要在边境地区坚壁清野。对于边境贸易要严加管控。”

“关了马市?”

“是。”

杨一清说的和朱厚熜想的完全不一样。

本来朱厚熜还以为,杨一清在边关多年,应该是支持马市。而且从杨一清总制陕西三边军务的时候,给朝廷的建议当中,一直是支持西北地区开马市的。在朱厚熜的想法来说,马市也是一个好东西。不仅要开,而且应该扩大规模。因为怎么看互通有无都是好事情,双方都能够得利的事情。朱厚熜也看过资料,马市好的时候,朝廷能够获得大量的马匹和耕牛。

马不用说,冷兵器时代就是属于战略物资。而耕牛就更好,农耕社会没有比耕牛更好的东西。

可是没想到杨一清给朱厚熜的建议是关了马市。

“皇上,这些年蒙古诸部落联合,实力越发强大。但蒙古部落在蒙古草原生活,缺少很多东西。正因为缺少东西,所以他们才会劫掠边关。越是穷的部落,只要没吃的,只能是南下劫掠。现在蒙古兵势强横,我朝主要以防御为主。既然我朝目前以防御为主,就更应该关了马市。第一,可以保护边关,防御蒙古各部落以马市的名义,骗取我们的边关城市。第二,断了边关交易,让蒙古诸部落无法获得生活用品。蒙古一旦得不到想要的生活用品,会直接影响蒙古诸部落的生存。甚至会直接影响他们现在的联合。”

“蒙古从我们这里换走的东西很重要?”

“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蒙古很多部落,一旦无法从我们这里换取物资,那么他们的生活肯定会陷入很大的问题,甚至很多蒙古部落都挺不过严寒的冬天。从马市来说,虽然说大家都会获得很多好处。但相比起我大明朝来说,蒙古各部落才更加需要马市。没有马市,我朝顶多会受到一点点的影响。但对于蒙古各部落来说,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若我们对于边关实行坚壁清野,那么蒙古军队劫掠也得不到什么东西。这样会加大对于蒙古诸部落的打击。”

朱厚熜静静地听着杨一清的话。

朱厚熜对于明朝的认识,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书本上的东西,毕竟是后人总结的,肯定有很多方面是非常有用的。但同样因为是后人,所以对于当时的具体情况,只能是根据留下来的资料分析。真正具体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了解。连专门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是如此,朱厚熜这种历史爱好者就更是如此。明朝的政治来看,皇权至高无上,而文官则是皇权委托打理天下的群体。

文臣怎么和皇权对抗。

靠的是信息的不对等。

文臣掌握大明朝的第一手资料,但他们往上汇报的时候,肯定是摘取最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或者就算不是故意的,但潜意识当中会不自觉的这样选择。一层一层的报上去,等来到皇帝手上的时候,这份情报已经是变得面目全非。这就是典型信息不对等,信息之差。

这个不仅适用于皇帝,也适用于京城的那些高官。

像杨廷和他们这些内阁阁臣也存在这个问题。下面报上来的情报,会出现很多问题。

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历朝历代都做了很多努力。明朝皇帝成立锦衣卫、东厂,其实也是为了这个,为了消除这种信息不对等。到了清朝的时候,清朝皇帝的密折制度,也是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

现在朱厚熜要了解大明朝,就要从这些大明朝的一线文官当中得到消息。

虽然他们说的,也不可能完全正确。甚至他们的信息都是残缺的,有的是故意的,有的是无意识的。但这些一线官员传递的信息依旧是非常重要,所以朱厚熜都很重视。

“然后呢?”

“等蒙古诸部落受不住的时候,他们就会南下劫掠。只要我们挡住他们几次劫掠,那么蒙古诸部落最后必然是承受不住的,甚至为了生存会闹内讧。只要蒙古诸部落顶不住,那么以后再开马市的时候,我朝就可以占据上风,让蒙古诸部落听我们制定的规矩。”

“都要关吗?”

“不。根据不同部落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情况。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