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李时忍不住擦汗。
涉及到“忠”的话题,真的是非常难以回答。
每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
好在李时也是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因此立马想到如何应对。
“民为君之民,社稷为君之社稷。重民、重社稷,于重君无异,都是对皇上之“忠”。”
“嗯。”
朱厚熜点头。
对于李时的回答还是很满意。
难怪皇帝都喜欢“佞臣”、“媚臣”,实在是因为他们能够让皇帝高兴,不会让皇帝难堪。李时虽然算不上是“佞臣”、“媚臣”,但也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直臣”。
不过有些事情还真是“直臣”不能办的。
朱厚熜道:“大孝乃忠,是否?”
“皇上所言甚是。大孝乃忠君,乃忠于社稷,乃为天下万民。此乃真正的大孝。”
“嗯。”
这是朱厚熜想要听到的答案。
开口道:“那你说,丁忧三年,是否是小孝大于大孝。”
“皇上的意思是?”
“朕看着丁忧制度问题颇多。我举一个例子,嘉靖元年朕任命姚镆总制云贵军务,去贵州处理改土归流的问题。姚镆做的很好,奠定了朝廷在西南省份改土归流的基础。可是你说说,如果姚镆任职路上,或者任职中间,需要守孝,一下就是三年时间。那么贵州的事情要怎么办?”
丁忧制度。
朱厚熜不满很久。
其实丁忧制度,对于皇帝的统治,皇权的稳固是有好处的。皇帝以孝治国,而丁忧制度是以孝治国的一个具体体现。从思想上,把孝道和忠君结合在一起,为皇权统治一个理论上的根据。而且用丁忧制度,皇帝可以梳理一些官场。
还能够加强皇权。
因为皇帝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于一些大臣进行“夺情”,让人很快就起复。这是皇帝的权力。
但在朱厚熜看来完全是得不偿失。
浪费人才。
这个年代读书人本来就非常稀少,在官场上积累经验的读书人就更是少之又少。让这样的高级人力,回家丁忧三年,这是多大的浪费。他们一句话就离开朝廷,他们留下的位置当然有人可以做,但中间浪费多少时间。
就像是朱厚熜刚刚举的例子。
姚镆回家丁忧,那么贵州的事情怎么办?朝廷当然可以派遣其他人代替姚镆的位置。可是一旦换了一个人,那么他就要重新熟悉贵州,重新调整自己的计划。这一下就浪费好几个月的时间。再说想要找一个姚镆如此出色的人才,资历、品级都符合的官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姚镆只是一个例子。
其他事情都是一样。
就像是朱厚熜坐稳皇位之后,一直想要启用王阳明。虽然杨廷和反对王阳明入京,但王阳明不入京城,但地方有的是位置,可以让王阳明在地方发挥作用。
但是不行。
因为王阳明当时正在守孝。
这就是浪费。
王阳明这等人才,不应该浪费在家里。就算不能入京决策,但是放在地方,也能够带领地方有巨大的发展。可是对于朝廷来说,生生就浪费了三年时间。
不过守制丁忧,这是已经传承千年的规矩。
想要改变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因此朱厚熜一直等到现在,自己的皇位完全稳固,才开始这方面的改变。不过就算是现在,朱厚熜也不会随意的改变这个东西。
因为容易被读书人骂。
对于维护儒家文化的读书人来说,这完全是大逆不道的。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孔子的学说最重要的就是礼仪。你把这个打破,这些儒家读书人岂能同意。他们估计直接就喷皇帝,孝乃一切之根本。你要改掉这个,除非是不孝。
因此朱厚熜对于这种改变是非常谨慎的。
今天正好给李时先吹吹风。
“朕始终认为,生前尽孝,优于身后尽孝。现在很多人身后尽孝,不是发自内心的尽孝,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尽孝。真正的尽孝,更多的是发自肺腑,藏于内心,而不是形式上的尽孝。为了身后尽孝,为了别人的目光,丁忧三年,耽搁朝廷工作,并无可取之处。朝廷工作,非只为朕工作,是为大明社稷,更是为天下万民。此乃大孝。”
李时心中很无奈。
因为他已经听懂朱厚熜的意思。
朱厚熜这是要改革丁忧制度,认为丁忧三年,影响朝廷工作。而且看朱厚熜的意思,朱厚熜对于丁忧的改革,必然是要大刀阔斧。
说不定要恢复东汉早期的制度。
汉朝的时候,守制并不是完全强制性的,但很多大臣自觉地遵守。不过东汉有些时候,朝廷是禁止三年守孝,不允许随便辞职。只是给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