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愿面对,这结果到此大抵是注定了的。
三十里路本两个时辰就能到达,但苏瑶和师叔两人走走停停却是走了一夜。
陶钟不觉得有什么,只要苏瑶能想得开她觉得再绕些路也无妨。
进入虹光村地界空气中明显带着些淡淡的咸味,海风轻抚,让人如痴如醉。
因为离着傍晚还早,所以两人先在村子里找了间能吃饭的铺子。
每日来此的游客不少,尤其是早春之后再慢慢到盛夏,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早间这会儿铺子里就有几桌客人了,多是些江湖人,倒也有一些是为奇景而来的书生公子。
陶钟和苏瑶随意寻了个位子就坐下了,与小二要了吃食便等了起来。
走的远了,想得少了,苏瑶的脸色其实也好看了些许,只不过眉宇之间依旧有淡淡挥之不去的阴霾。
陶钟看在眼里,她只是心中微微叹气。
片刻后,陶钟轻声道:“瑶儿,往后时日还久,我们可以在北魏多逗留一段时间。”
苏瑶自是知道师叔在为自己考虑,因此她也很懂事地道:“师叔,我没事的,再等些时日我就会好的。”
苏瑶的性子陶钟明白,一切都能过去,她当下需要的是时间。
因此之后陶钟又简单说了几句便不再开口,让苏瑶一个人安静安静。
临桌是一群江湖打扮的人,年轻的年长的都有,看样子也是赶路至此。
其中有一少年人约莫十二三岁的样子,他像是第一次来这里所以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
也是在他环顾四周之际与陶钟的视线对了上,少年人天不怕地不怕与陶钟对视了几眼,但他家中长辈却是知道陶钟不是一般人,故而报以歉意的目光。
之后,长辈便对少年人训斥了几句。
“出门在外忘了爷爷怎么教你的了吗?”
少年人闻言倒也不惧,缓缓道:“爷爷我没外,您要我少听、少看、少做。”
老人倒也不是真的训斥,故而很快语气就轻了下来,他道:“既然知道就乖乖坐着,外面可不比家里,有些江湖人的脾性古怪,也许你看他一眼他就觉得你是在挑衅他。”
少年人道:“可那位女前辈看着不像是坏人。”
老人没有开口却是给了少年人一个眼神,少年人见状立刻意会,他低下头不再开口。
“知道错就好,爷爷不是要拴住你,只是得为你得安全着想。”
“爷爷我知道了,我保证没有下次了。”
这一幕自然也完完全全落在陶钟眼里,临桌六人,看样子是一家祖孙三代,都有些修为在身上,那老者最高是个归元境中期。
老者与少年人说了几句后,他们便又有一句没一句得说了起来。
少年人在旁时不时会插上几句,听他们谈话内容是去东海城看那闯三关的。
少年人显然是第一次来故而问东问西问了很多,高手的世界少年人不懂,但少年人憧憬江湖,憧憬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如此,这不就是江湖嘛。
在几人说起东海城几大家族的时候,陶钟和苏瑶要的吃食也上来了。
少年人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只不过很快又收了回去。
爷爷、父亲谈话间,少年人又插了一句,“爷爷,我们来时路上碰到的那些士兵也是朝着东海城去的,他们比试难道要这么大阵仗吗?”
老人闻言也回忆起了那一幕,那时昨日晚间遇上的,看样子人数还不少。
老人知晓齐州高氏和清河崔氏的叛乱,也知道关风郡乃至东海城都成了叛军的势力范围,但东海城毕竟在后方与前线挨不着,他其实也没想明白那对士兵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这些话老人没在意,陶钟和苏瑶却是上了心。
苏瑶闻言立刻想到了沈况和姜凝。
苏瑶看向陶钟,以只有他们两人听清的话语问道:“师叔,他们口中的那队兵卒的目的会不会是沈况他们?”
陶钟闻言思量了片刻后道:“那小子还没这么大本事,即便要杀他也不用大费周章,一定另有目的。”
一句说完,陶钟低头喝了两口稀粥,只不过思绪还在这件事情上。
某一刻她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苏瑶注意到师叔陡然变化的神情,而这也让她顿感不妙。
陶钟道:“那些人很有可能是冲着楼外楼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