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西郊,三十里铺驿站。
常歌和朱久坐在驿站的凉亭前等待着高进的到来。
常歌喝了口茶,问朱久:“老前辈,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久爽朗的大笑:“常大使,咱们都是一个衙门混饭吃的袍泽兄弟,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就是了。”
常歌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府里盛传您是圣上的亲戚,属皇亲之列。可在宗人府的皇族名册上,却不见您的名字。您到底......”
朱久笑道:“常大使前一阵主持过亲军都尉府的日常事务。我写的奏事折子都是通过你递给圣上的。你没留意我的署名嘛?”
常歌豁然开朗。礼部定下的章程,除皇亲之外,凡与洪武帝同姓的臣子,上折子时皆要为尊者讳,隐去“朱”姓。譬如前任侍讲学士、中顺大夫朱久,他上折子的署名就是“臣升”。朱久给洪武帝的奏事折子署名却是“微臣朱久”,没有隐去姓氏,说明他确系皇亲身份。
常歌道:“之前真是失敬了。原来老前辈的确是皇亲。”
朱久叹了声:“奈何我这个皇亲干的是见不得光的差事。宗人府订立皇亲名册,我主动跟大宗正说了,隐去我的名字以免玷污了皇族圣洁。”
二人正说着话,只听见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紧接着一支马队由远及近朝着驿站方向狂奔而来。
常歌双眼紧盯着马队,他疑惑道:“老前辈,您不是说派了五十名力士去接高进么?怎么只剩下了十几个人?”
朱久道:“别是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不多时,马队终于来到了驿站凉亭前。一众力士个个血迹斑斑,护着一个一袭白衣的书生。马队领头的是朱久手下的姜百户。
姜百户见到朱久、常歌,拱手道:“常爷、朱千户,我们途中遭遇了杀手伏击!弟兄们拼死护着高先生冲出重围到了这儿。五十位弟兄战死了三十八位。”
常歌和朱久对视了一眼。
常歌朝着高进一拱手:“这位是高先生吧?在下大明亲军都尉府仪鸾司大使常歌。这位是府里千户朱久。我们在此恭候你多时了。”
高进下得马来:“原来是常大使,朱千户。有礼了。”
常歌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回亲军都尉府说话。”
高进焦急的问:“湘竹找到了么?”
常歌道:“高先生放心,已经找到了。待到了亲军都尉府,先生和湘竹姑娘就能见面了。”
众人上马,回到了亲军都尉府。
仪鸾司大使值房之中。
常歌先吩咐贺升:“你立即去迎春院,将湘竹姑娘接到这儿来。”
贺升领命而去。随后常歌又问高进:“高先生一路受惊了!是我们没做好护卫的事。”
高进叹了声:“唉,常大使千万别这样说。贵衙的弟兄们为了保我的命,不惜牺牲自己。三十多人啊,就因为我这个无用的书生命丧黄泉了。”
常歌主动给高进沏了杯茶:“高先生自谦了!伪夏军的布防、兵员编制全在您腹中。您怎么是无用之人?大明一统天下的大业要靠您出一份力。”
高进道:“唉,我知道在常大使眼中,我是为了一个女人才跑到应天背主求荣的。”
常歌连忙道:“我从未这样想。高先生不要误会。”
高进道:“其实我跑到应天来,为了找到湘竹只是原因之一。剩下的原因则是为了巴蜀的百姓。自明玉珍、明升父子入蜀以来便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巴蜀本是富饶之地,去年竟出现了饥荒。导致饥荒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常歌问:“哦?什么样的人祸?”
高进解释道:“自洪武皇帝统一中原,明升就在防备大明入寇。哦不,不应该叫入寇,应该叫兴兵一统。他在巴蜀大抓壮丁,编入军队。同时大肆征集军粮。连老百姓的种子粮都不放过。民间无粮,自然闹起了饥荒。恕我直言,对于巴蜀的老百姓来说,大明伐蜀之战晚打不如早打,晚结束不如早结束。”
常歌拱手道:“高先生果然是深明大义之士。”
一旁的朱久忽然从袖中掏出一份圣旨:“有上谕,高进接旨。”
常歌一头雾水的看着朱久:圣上命我专管伐蜀情报事,他老人家有旨意给高进,怎么是让朱久宣旨?
片刻后常歌明白了过来:朱久毕竟是皇亲啊。跟圣上的关系更近一层。再说我是前天才得知高进之事的。朱久的人策反高进,是在我管这件事之前。或许这份旨意亦是在我管这件事之前就拟定好的。
想及此,常歌和高进一同跪倒领旨。
朱久宣旨道:“上谕,赏高进兵部郎中衔,另赐钱两千贯,良田一千亩。高进可不补实缺,俸禄照常领取。另闻高进有一红颜知己名曰湘竹。朕做主赐二人在伐蜀之战后完婚。钦此。”
高进连忙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