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詹同的办法(1 / 3)

锦衣长歌 刘可乐 2171 字 2023-03-02

胡惟庸再狠毒也从未敢想过杀尽天下地方官。官员们都死了,他这个丞相还怎么当?他清楚洪武帝的用心:地方官僚系统出了问题,吏治腐败,要找一个由头给整个官僚系统换血。

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把一个人的血抽干了,总要给他输新血吧。不然等待他的就是血竭而亡。

洪武帝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正在乾清宫内召见吏部尚书詹同。

洪武帝直截了当的问:“朕如果要杀光全天下的地方官,可有办法补上这些人的空位?”

詹同整个人愣在了原地:“杀光.......全天下的地方官?”

洪武帝道:“你无需评论朕这么做的对错。只需告诉朕,有没有办法补上这些人的空位。”

詹同思索良久:“绝无办法。县令、知府等等地方官员官职虽小,却是一方父母。需要有经验、老成持重的人担任。吏部根本不可能在一时之间找到两三千个递补的人选。”

洪武帝嗤之以鼻:“经验是里练出来的。至于你说的老成持重。什么叫老成持重?如果圆滑、事故、口蜜腹剑、两面三刀、贪婪成性是老成持重,那这样的老成持重者还是少一些为好。朕就不相信,天下士子多如牛毛,想出仕为官者占十之八九。难道死了那些贪婪成性的张屠夫,朕就要吃带毛猪了么?”

詹同咬了咬牙:“圣上,要填补两三千个官位。除非更改任官制度。”

洪武帝问:“怎么更改?”

詹同道:“大明开国后就有定制,只有三种人可以做地方官。第一种是伪元留用降臣。第二种是吴王府旧属。第三种是新朝进士。臣认为,可以加上第四种人,那就是乡试举人和国子监生。乡试已行两科,共有举人六百余人,国子监生有四百余人。加起来共计千人。这样一来一千个县令职位就找到了填补者。不过国子监生和举人始终不及进士的才学、见识。圣上应规定举人、监生出身的人最多只能做到县令一级。”

洪武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天下就没有绝无办法的事,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一千四百二十七个县令职位已经找出了一千个替代人选。剩下四百二十七个呢?”

詹同冥思苦想一番后答道:“圣上,汉时有举孝廉的制度。即由各郡推举人才出仕为官。汉武帝时曾令各郡举孝廉一人。如今大明有一百四十八府,每府总能推举出三、四位孝、廉双全的人才来。这些各府推举的孝廉亦可担任县令。这样一来县令一级的空额就能完全补齐。”

洪武帝同意了詹同的建议,补充道:“不过推举孝廉始终不是科举正途。只行今年这一回。你们吏部要下明令,孝廉跟举人、监生一样,最高只能做到县令一级。”

詹同拱手:“臣遵旨。”

洪武帝又道:“说完县令的空缺,下面该说知府的空缺了。”

詹同道:“一百四十八名知府,可以由六部各司中的郎中担任。郎中的缺额由员外郎补上。员外郎的缺额由主事补上。至于主事的缺额,圣上,六部每个司都有主事八人,冗员过多。臣认为应将各司主事职位裁减到四人。”

詹同在吏部尚书任上七年,深谙人事之道。一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在他的三言两语下彻底解决了。他是在尽自己的本职,却不知他的这些建议更加坚定了洪武帝杀尽地方官的决心,间接导致了大明官场血流成河。

洪武帝让詹同将他的建议整理成了条陈,又将胡惟庸、常歌叫进宫中商议。

胡惟庸看完条陈,说道:“圣上,既然已经解决了官员的空额问题,那臣就放心大胆的去查办空印案了!”

胡惟庸本来没想到洪武帝能够解决换血的难题,对办理空印案他还有所顾忌。现在既然难题已经解决,他干脆顺了洪武帝的心意,准备充当清洗地方官僚系统的主导者角色。

洪武帝道:“常歌,你们亲军都尉府要做好胡丞相的帮手。你立即将手下的人派往全国各地。凡涉及空印案的地方官员一律递解入京,斩首示众。”

常歌硬着头皮接旨:“是,微臣遵旨。”

傍晚,常歌回了府。

常四问:“圣上打算如何处置方克勤?”

常歌坐到椅子上:“圣上旨意,明日午门处斩方克勤。我和胡惟庸做监斩官。”

常四叹息道:“唉,可惜了方克勤这个大清官!他是被圣上舍弃的一枚棋子啊!古人说杀鸡儆猴。圣上是鸡要杀,猴一样要杀!他的雷霆手段,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常歌道:“四叔,你说的没错。如果我预料不错,用不了半年,全天下的县令、知府全都要人头落地。这客厅里只有咱叔侄二人,我跟您老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圣上要整肃吏治、革旧布新是好事,可他何必如此暴戾无仁,一定要刀刀见血?杀两千多名官员,史书上会如何评价他?”

常四连忙道:“打住,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再也不要说了。圣上将你当成了一柄杀人的匕首,如果你不替他杀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