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战事,完全是按照朱棣的剧本进行的。哈剌兀率领怯薛军出城追击诈败的明军。明军忽然杀了一个回马枪,以品字形回身包围怯薛军。怯薛军骑兵虽然个个勇武善战,却无法战胜三倍于己的明军。且,明军骑兵拥有数量众多的火器......
身受箭伤的猛将兄张玉,箭头尚未从左臂中拔出,带领骑兵冲锋在前,直接将怯薛军一分为二。激战了两个时辰,怯薛军力战不支,死伤两万余。
哈剌兀不是傻子,他深谙打不过就跑的道理。既然无法挽回战局,那就突围吧!他率领一万残兵从北线突围。兀良哈秃城他也不要了。冲出明军包围圈后,他没有回城固守,而是带兵向北逃去。怯薛军打不过明军,逃跑速度倒是很快。
兀良哈秃城已成空城。朱棣毫不客气,率军占领了兀良哈秃城。在城中,明军得到了大量的补给。
大战结束一个时辰后。城中,朱棣临时帅帐。
张玉一身是血,拎着刀来到朱棣面前:“殿下!剩下的怯薛军北逃了!人数应该在一万左右。我们要不要追?”
是继续向北追击,还是南归,这需要朱棣做出抉择。
所有将领,包括常歌在内都觉得朱棣会下令继续北进。之前在彻彻尔山,诸将反对朱棣北进,是因为粮草补给不足。如今得了兀良哈秃城中囤积的大量军粮,他们认为以朱棣的脾性肯定会穷追猛打,重现蓝玉捕鱼儿海大捷的辉煌。
朱棣没有正面回答张玉的问题,而是转头跟常歌说:“怎么样,我早就说过,张玉是忠诚于朝廷的。”
常歌拱手:“张佥事,之前得罪了。”
张玉没有理会常歌的致歉,他建议朱棣:“殿下,彻彻尔山、兀良哈秃城两战,我军歼灭元军六万余。自身损兵不足一万。以末将愚见,应该乘胜追击。”
朱能道:“虽说元廷汗帐的所在飘忽不定,我军不一定能找到。可至少也要追上那一万怯薛军残兵全歼之。”
丘福道:“殿下,末将已经清点过了,城中存粮,足够大军四个月所需。无论兵力还是军需,我军都有充足的实力继续北进!万世之功能否建立,只在殿下一念之间。”
道衍给朱棣使了个眼色。朱棣道:“诸位请先退出帅帐去,我要与道衍大师论禅。”
诸将面面相觑——这都什么时候了,王爷您还有心思跟道衍论什么禅?当机立断带着兀良哈秃城里的军粮,继续北上建立更大的功业不香么?
常歌心道:燕王的举动很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
常歌跟随众将出得帅帐。他的亲信孙百里走了过来:“都督,能否借一步说话?”
常歌跟着孙百里到了一个僻静处。常歌道:“什么事,说。”
孙百里压低声音:“就在咱们入城后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一个操应天口音的人跟着进了城,找到了道衍大师,给了他一封信。”
常歌眉头一皱:“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暗中监视道衍大师。”
孙百里道:“我也是碰巧撞见的。”
常歌心道:燕王爷踟蹰不前,该不会跟那个人送的信有关吧?
帅帐之内。
朱棣的面前摆着一封信。信是道衍安插在应天城的耳目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里面有一条令朱棣震惊的消息。
大宁城乃是洪武帝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藩地所在。朱权其人,勇武有余而智谋不足。去年他受诏回京,一直没有返回大宁。故而没赶上蒙元斥候的“抢羊事件”和这次北伐。
朱权跟其他藩王一样,有三卫护军。此次北伐,洪武帝却未让大宁城中的宁王府三卫护军参与。
这封信上说,洪武帝已经下旨,命宁王返回封地,将三卫护军的规模从两万四千人扩充到五万人。更让朱棣震惊的是,洪武帝竟将朵颜三卫一同交给了宁王节制。也就是说,如今直属于宁王的卫所达到了六个,兵力总数达到了八万。
朱棣虽统帅十三万大军,可北伐之后都是要还回去的。直属于他的只有三卫护军两万四千人而已。战功赫赫的四皇子只给两万四千人。远逊于四皇子的老十七却给了八万人?也太不公平了。
这里不得不提朵颜三卫。朵颜三卫由这些年投降大明的蒙古骑兵组成。是九边战力最强的三个卫所。按理说,此次北伐应该让朵颜三卫参与。洪武帝却有明旨,朵颜三卫留在驻地。朱棣之前就很奇怪。现在明白了,原来父皇是要把朵颜三卫当作礼物送给十七弟啊!
朱棣愤愤然的对道衍说:“父皇真是偏心啊!论战功,老十七哪能与我相比?可父皇却将重兵交给了他。连朵颜三卫这个大宝贝都不吝相赠。”
道衍笑道:“殿下,圣上的用意难道您不清楚么?”
朱棣苦笑一声:“我自然清楚。无非是让老十七看住我、制衡我。说到底还是为允炆登基做铺垫。呵,看来父皇对我还是不能完全信任。”
道衍问:“我北伐大军是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