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2 / 3)

他不能对沈存剑掉以轻心。

想到这,李斯年忽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今日早上刚刚被任命为光禄勋的顾群,似乎是沈存剑的门生,与沈存剑的关系颇为亲密。

屋中崔美人的声音再度响起:“还有一件事,兄长说,沈存剑与六皇子的关系颇为暧昧,这种情形下,翁主万万不能任命顾群为光禄勋。”

李斯年眸光轻转,目光悠悠,道:“你来晚了。”

崔美人一怔。

李斯年声音清润,略带几分狭促之意,道:“任命顾群为光禄勋的文书,今天早上已经发下去了。”

光禄勋掌皇城禁卫军,麾下郎官又是三公九卿的预备役,这个位置至关重要,崔元锐刚被贬官,朝臣们便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起来。

程彦本意是提拔袁行的,但京师三辅中的两位官员已经是程彦的人,朝臣们根本不允许光禄勋也成为程彦的人,故而程彦只得退而求次,立了顾群。

顾群出身于昆吾顾家,顾家百年来从不参与夺嫡党政之事,家风又颇为清正,程彦点了顾群,朝臣们也颇为满意,双方达成一致,顾群走马上任,成了新任光禄勋。

事情已成定局,此时反悔也无用,只能让七杀以后多留意顾群与沈存剑的动作。

崔美人面上颇为纠结。

可转念一想,李斯年与程彦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必然有抑制六皇子的办法,她只需要在宫中做好自己的事情,便是替李斯年分忧了。

想到这,崔美人不再纠结,起身向李斯年辞行。

李斯年让丁七送崔美人回皇城。

二人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李斯年转着轮椅出了书房,去往长公主府。

他得尽快把他的小翁主哄回来。

李斯年抵达长公主府,却被公主府的长史告知,长公主与翁主去了皇城,至今未归。

李斯年手指轻扣着轮椅。

边关急报,北狄屯兵雍州城下,长公主心系边关,这几日在梳理粮草盔甲与武器,准备奔赴边关。

这种情况下,身为天子的李泓本应该安抚人心,做好长公主的后勤保障,让长公主无牵无挂去边关。

可偏偏,薛妃的事情给了李泓太重的打击,李泓无心理政,只在三清殿寻仙炼丹。

李泓虽然说了,让众多皇子辅政,可有些事情皇子们并不敢决断,以至于御案上的折子堆压得如同小山一般。

递上去的折子迟迟没有批复下发,朝臣们纷纷来找长公主,长公主本就为边关战情着急上火,朝臣们又让她处理朝政,她自然烦不胜烦,便去三清殿劝说李泓。

只是可惜,长公主注定要失望了。

薛妃死去,李泓悲伤大恸不理朝政,本在他的算计之中。

大厦将倾,方能看出擎天之柱是何人。

李斯年眸光轻转,轻轻一笑,对长史道:“替我收拾马车,我往皇城走一遭。”

他的小翁主仍在气头上,她不回来,他便去找她。

她毕竟小他两岁,他总要让着她,哄着她。

长史应下,连忙让人准备马车。

........

皇城,长信宫。

这些时日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上了年龄的丁太后病了一场。

可饶是如此,丁太后仍是派人将许裳接到自己身边养病,生怕许裳在外面得不到好的医治。

程彦进了皇城,便与母亲长公主分开,长公主去三清殿劝李泓,她便来长信宫看望许裳。

宫灯盏盏,灯火昏黄,照在许裳被熊掌毁去的面容上。

程彦坐在许裳塌边,看了几眼后,便不忍再看。

她的裳姐姐,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美好的女子,只因听了几句话,便遭到了这样的劫难,她恨极了对裳姐姐下手的崔元锐,要将崔元锐千刀万剐。

可李斯年却说留着崔元锐有大用。

想到这件事,程彦便气得不行。

这大概是她与李斯年最大的区别。

她做事更为感性,会为身边人失去理智,而李斯年,是绝对的冷静与理性,永远不会为外界因素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力,更不会让自己的计划有半点误差。

而她,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一次意外。

程彦不知该气该喜,索性不再去想这件事,只小心翼翼喂许裳喝了汤药,斟酌片刻,问道:“姐姐还是不肯见兄长吗?”

自许裳醒来后,便不愿再见李夜城了。

她不知道许裳与李夜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她只知道,北狄来犯,李夜城不日便要出征。

李夜城虽有常胜将军的美称,可战场上的事情,谁又能保证永远不败?

似卫青那般一生无败绩的人,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只出了一个卫青。

然而这样辉煌的战绩,却是用寿命堆就的——卫青急行军的作战方式,对他的身体损伤很大,导致他年龄不大便去世了。

而另一个将急行军作战方式同样发挥到极致的将星,名唤霍去病,死的更早,二十出头便病逝了。

现在的李夜城,用的便是卫霍的打法,疾行千里,深入敌腹,以命换命。

这种打法战功虽高,可也委实叫人提心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