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自私家暴渣男VS隐忍软弱包子女(十四)(1 / 2)

瑾瑜开始挣钱以后对家里几个孩子也大方起来, 且不说孩子们吃的、喝的, 就是新衣服、新文具、书本等等就填了不少,孩子们撒娇要零花钱瑾瑜给的也大方。

而孩子们也从一开始进城以来的拘束、小心翼翼到后来的越发开朗、身边也有了一两个聊得来、相约一起玩耍的同学和朋友, 偶尔也问家长要了钱一起出去玩、买东西。

总之大家的生活都渐渐融入到自己的小团体, 墨雍和瑾瑜也是挣钱生活两不误的时候, 墨财又闹出了幺蛾子。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预兆的, 孩子们一开始进城的时候都是被排斥和孤单的,主要是孩子们从小在村子里,跟着大人学习说的话都是村子里的方言, 可他们这个地方一片和一片的方言是不一样的, 县城里面也是另外的方言, 虽然彼此都能听懂,差别也没有太大, 放到村子里是根本不会在意这样的事情。

可县城却不一样,来到城里孩子们是要和别人说话玩耍的, 可城里的孩子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他们自小享受着城里的便利,对自己城里人的身份沾沾自喜, 并不太能瞧得起村里的孩子,认为他们不讲卫生、没有礼貌、家里脏乱等等。

反正孩子们因为语言的问题让城里的孩子一下子就分辨出来这是村里的小孩, 更别说他们家还是租的别人的房子,这附近大大小小的院子、家属楼还不少,导致这周边的孩子都知道他们家几个孩子是村子里的、租的别人的房子,自己没有房子。

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歧视, 而那段时间刚搬来他们给孩子的零钱也紧张,孩子们本身就被不待见再加上不像别人一样有零花钱买东西、吃好吃的,导致刚来的一个月几个孩子愣是一个朋友也没有。

墨雍那时候也非常忙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只以为孩子们要跟自己学习普通话是孩子们勤奋好学,殊不知孩子们是想要学习成为一个城里人。

等到孩子们上了学这种情况稍微好了一点,毕竟学校也不是全部都是城里的小孩,来自各个村子的也不少,这个时候的老师很多也是村子里考上来,也没有后世那么多见钱眼开或者市侩的例子,所以总体环境还是相对平和的。

孩子们也渐渐开始和与自己经历一样的村里小孩玩耍起来,再等到第一次考试结束后,孩子们成绩除了墨财基本都在前列,这个时候的孩子虽然对城里身份有优越感,但同样对成绩好的孩子也有崇拜,总归慢慢的因为优越的成绩孩子们也有了城里朋友。

家里条件好了以后瑾瑜给孩子们的零花钱多了以后,孩子们和同龄朋友们相处多了几分自如,再也不会害怕别人叫自己出去玩或者买东西没钱之类的事情,心态也就慢慢调整过来,甚至觉得自己之前的别扭和自尊心强也不一定有什么意义,毕竟学校还是讲究成绩的地方,一切用分数说话。

按理说这样应该是孩子们对身边的学习、生活环境越发适应,终有一天也能明白城里人也并没有什么,都是一样的生活。

但前面也说了家里是有一个特例的,墨财小朋友不仅是村里人还学习不好,有时候孩子也是很会趋利避害的,本来墨财就自卑自己来自村子,和城里的小孩有很大差距,等到成绩下来以后他发现村里的小孩也不太跟他玩耍了,虽然他和两个姐姐是一个班级的,两个姐姐也时不时照顾他,可他是男生,喜欢的是和男生一起玩溜溜球、拍皮球或者打闹,总归他喜欢和同龄男孩子玩耍,甚至希望男孩们都能围着他说笑,都能看着他的眼神带着崇拜。

墨财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挺正常的,每一个小少年儿时都有这样的想法,更何况墨财还有那么几年是众人心头宝的经历,导致他比别人更希望能够得到同龄男孩和女孩的喜欢和被关注。

家里墨财已经失宠了,他迫切的希望在学校能得到以往的宠爱,可惜亲人之间尚且存在偏移,更别说学校这样和他非亲非故、他本身又表现一般的,总之就是墨财在学校也是备受冷落。

那一段时间墨雍隐约感觉到了孩子们这样的小情绪,就在晚上的教学中鼓励他们,告诉他们只要他们努力变得优秀,身边自然而然会聚集一批优秀的同伴,所谓物以类聚大概就是这样。

墨雍还时常鼓励孩子们多看书,因为看过越多的书才能更加懂得思考,更加明白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原则、什么是是非标准。

而这期间墨财一直表现的不算好,可能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就是淘气的坐不住、耐心也不好,总之墨雍讲了很多,墨财却依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墨雍教导他们学习的东西墨财也是三心两意、懒懒散散,这样几个月下来自然没有任何进步。

墨雍也是在墨财的身上体会了一个什么叫做冥顽不灵、什么叫做烂泥扶不上墙,什么又叫做东西送到他面前都不会拿的典范,墨雍自认作为一个家长该给墨财操的心他都在尽力做到,家里环境宽裕以后吃穿这些从没委屈过他,学习方面也是一样的教导,还有特长这些东西,就连最小的白雅写起字来都工工整整,墨财却依然没有丝毫进步。

墨雍有时候也会学习一把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行为,可实际上对一个孩子他并不能下得了手,多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