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吏部尚书之位(2 / 3)

官时,盐场对他的评价。”

但就手上的材料,魏广德看不出这个人办事能力如何,贪腐方面也不能确定。

若贪婪无度,魏广德也不愿意举荐他,毕竟到时候自己就要承担举荐之责。

“另外,你给朱尚书那边递个帖子,明晚我要过府一叙。”

魏广德打算明晚当面和朱衡谈论此事,先看他是否有此意,若有,则工部该如何布置,这些都要早作打算。

到了第二日晚,魏广德先回府换上便服,这才坐轿去了朱衡府上。

朱衡为了款待魏广德,置办了一桌酒席,一阵推杯换盏之后,才说起此番来意。

“士南兄可知道杨惟约身体情况?”

魏广德开口直言道。

“惟约?”

听到魏广德一开始就问起杨博身体,朱衡略作迟疑就说道:“难道他病情又发作了?”

杨博过去在边镇,积累了一些老毛病,都是边镇恶劣气候引起的。

毕竟能做到总督的人,年纪都不小了。

要时常去各堡巡查,风餐露宿,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毛病在身。

这些,还都是从谭纶口中得知的情况。

只能说大明的边镇总督不好干,边堡有失,总督承担首责。

“我听到的消息,惟约身子怕是不成了,之前就因为身体原因致仕过。”

说到这里,魏广德看了眼朱衡。

其实他们都知道,那时候杨博以病重为理由请求致仕,身体是一个原因,主要还是想避开高拱的报复。

直到高拱对徐阶那边的行动停止,杨博又才再度出山,回到朝堂上来。

“当真?”

听到杨博这次可能是真的要致仕,朱衡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心中也隐隐有所猜测魏广德此番来府的目的。

“消息应该错不了,现在他还在坚持,掩盖消息,应该是在为之后做准备。”

魏广德低声说道。

朱衡点点头,杨博身后的山西帮现在在朝堂上的实力可不弱,特别是张四维,隐隐已经成为山西官员的领袖。

“难怪最近听说,张四维时常邀约同乡和同年,想来也是在为此做铺垫了。”

朱衡叹息道。

要说对杨博,朝中诸人对他的看法喜忧参半,不过整体评价也还行,特别是当初严嵩当政时,杨博联合徐阶暗中出手帮助过许多人,结下许多善缘。

不过对徐阶、杨博的善缘,但对魏广德、朱衡来说可就是孽缘了。

朝中一些人或多或少排斥江西官员,也多源于此。

其实说起来,哪个省的官员不向着自己老乡,只不过那些年江西官员身居高位的太多,,特别是严世番太过高调,导致成了众矢之的。

“士南兄,想必也猜到我此来目的。”

魏广德放下手里酒杯,看着朱衡问道:“我就想知道,士南兄是否对执掌吏部有兴趣。

若无,此事自然另说,若有,则需要我等好好筹划一番。”

朱衡没有直接答话,他先是拿起酒壶给魏广德和自己的就被斟满,借着这点时间盘算一下才说道:“善贷,若是能拿下吏部,对你我,还有咱们身边人,自然都是大有裨益。

可首辅那边,还有满朝大臣,怕是未必能如你我所愿。”

“事在人为,只要士南兄想要争取,那我们多少也要努力一把才是。”

魏广德开口说道:“我盘算过了,杨博那边,很可能选择让张四维接任吏部,叔大那里,肯定会反复请托。

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叔大应该不会轻易答应,即便杨博做再多保证,应该也不会。

杨博在,他可以看在徐阶面上,和其合作,杨博去,叔大虽然不会就此和山西帮分手,但应该不会再让他们掌控吏部。”

魏广德分析道。

“所以,结果可能就是我和张四维,还有张居正选择的人选争夺这个位置?”

朱衡问道。

“大致应该如此。”

魏广德说道。

“那朝堂呢?”

朱衡却是追问道。

“朝堂吗?呵呵.....你觉得他们会推选谁出任吏部尚书?”

魏广德笑道,在他看来,朝堂百官最是见风使舵,只要看到首辅和次辅都有推选之人,他们大多知会在其中做出选择。

毕竟,谁也不会愿意得罪内阁阁臣。

至于吕调阳,刚从礼部升上来,想来他此时的处境也和当初魏广德一样,左右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自然不可能这么快就参与到尚书这样重要官职的争夺中来。

“九卿之中,还有一个人适合这个位置。”

出乎意料的,朱衡却是说道。

“谁?”

魏广德狐疑道。

“葛守礼。”

朱衡很直接就给出了答案,“不管他最初担任的户部尚书,还是之后的刑部,最后执掌都察院,为人做事谨慎、公正早已深入人心。

吏部尚书,可不就需要这样的人吗?”

“这.....”

魏广德略有迟疑后,也不得不承认朱衡的说法。

不过很快,魏广德就摇头说道:“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