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出兵(2 / 3)

城、红力寨和沙济城等巢穴,李成梁其实并不上心。

那些城寨就在那里,又搬不走,有什么好上心的。

有这些城寨在那里,明军也好防御一些,最起码平时可以排除夜不收侦查敌情。

若真一把火把这些城寨烧掉,是可以杀死许多女真人,可那又怎么样?

攻破城寨杀死的,多是老弱妇孺,他们的首级可不值钱。

而且打掉了城寨,女真人躲到山上,也不好再剿灭了。

至于朝廷早前文书里提到要北逐女真人,真把人撵走了,他们以后靠什么博取功劳。

没有战功,武将们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等将领都下去后,李成梁回到书案前,那里铺着一张宽甸附近的地图,还是比较详尽的,是去年他才派人绘制。

这次设伏打王杲,他当然是要把人打疼的,收割首级的机会,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而且,王杲部最近几年的动作确实太大。

不过修建宽甸六堡,李成梁其实还有别的心思,那就是让栋鄂部王兀堂感到难受。

虽然王兀堂部一直对大明朝廷还算忠心,可是李成梁并不需要顺民。

大败王杲部后,其部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才能恢复丁口,继续穷追猛打这一部是不行的。

宽甸附近,可不止是王杲部的狩猎场,王兀堂部也时常在此地狩猎。

可以说,王杲和王兀堂两部不和,原因也和此地有关系。

毕竟,两部经常因为狩猎发生小冲突,这样的情况下,关系能好才怪了。

而且,王杲也有统一建州女真,进而统一整个女真三卫的意思,能不互相防备吗?

李成梁把大明边墙挪到这里,也有逼反王兀堂部的打算。

不过此地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对大明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宝地。

他可不怕反贼太多,在他眼里这就是功劳,反的女真人越多越好。

地图上,预定修建的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苏奠堡六堡位置,都在地图上有标识,他现在需要判断的就是,王杲会选择率军打哪里。

六堡虽然距离较近,可真跑起来也要半日的路程,在不知道敌军动向的前提下,调兵遣将就显得尤为重要。

宽甸六堡,其中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其实就是辽东长城的城廓,融入到长城的防御体系中,苏奠堡则位于其后,是李成梁预备做为六堡辎重储存之地。

五堡搜构成的长城,大致可以分为宽奠堡、大奠堡、新奠堡组成的北线长城,由长奠堡、永奠堡组成的南线长城。

显然,李成梁得判断出王杲所图之地,是攻打北线还是南线。

相对来说,对女真人威胁最大的,其实还是宽奠堡,附近的十岔口是王杲多次率部南下的出入之地,附近地势也不好设置伏兵。

王杲对明朝出兵多选择此地,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想到这里,李成梁自然把主力放到北线,准备在此地和王杲部拼杀。

“来人。”

“在。”

李成梁对外喊道,随后就有亲兵进来躬身听令。

“发本将手令,命孤山堡游击裴承祖率兵进驻长奠堡、永奠堡,分派的民夫和工匠随行,十日后出发。”

李成梁发布命令道。

至于他现在所在的险山堡,那就不用派人传令了,一会儿直接安排就好。

此次明军驻地前移,李成梁和张学颜也是早有商议的,孤山堡守备移驻长奠堡,险山堡守备则进驻宽甸堡,其余各堡也皆是从两地挑选,随军迁移的还有这些士卒的家庭,也就是军户。

占据肥沃的土地,怎么可能荒废,那都是要耕种起来的。

古勒城,王杲此时已经知道得科勒回来报信的消息,第一时间召见了他。

“你是说明军已经派出夜不收前往宽甸附近搜索,你这次回来还见到明军活动的踪迹?”

王杲没想到李成梁会在这个时候出手,想要抢先占据宽甸附近地盘。

“满柱,我这次回来在草坡、十岔口附近都发现了明军活动的踪迹。

据我们监视的明军险山堡,就派出去好几队夜不收。

拉满大人认为明人可能会在最近有大动作,所以让我回来报信。”

得科勒躬身对首领说道。

“如果险山堡这边出手了,孤山堡那边也不会落下,应该也有明军出来活动了。”

王杲只是自顾自说道。

“你说你在险山堡城头上看到了明将李成梁的大旗?”

王杲忽然想到什么,有追问起来。

“是的,阿齐格是见过李成梁的,他说有次城头上出现许多人,其中中间那个,就有点像。

只是距离太远,他不敢确定真假。”

得科勒马上答道。

“李成梁在险山堡,那他带的兵马应该就是要驻扎在十岔口附近。”

王杲嘴里念叨一句,随即脸上不由得露出一副残忍的笑容。

“嘿嘿.要不是阿齐格发现,或许我这次还真会再走十岔口过去。

既然你李成梁已经先把手眼伸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