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去杖毙!”上书房里传来建武帝的怒吼声。
几名禁军架着两名内务府官员往殿外拖去。
“陛下!饶命”
那两名内务府官员终于反应过来,大声叫喊,但已经晚了。
站在外殿的几名当值大太监一个个吓得面孔煞白,大殿里一时像死一般的沉寂。
上书房里
“啪”的一声,一只青色釉笔筒在地砖上砸得粉碎,十几支上等御笔撒了一地。
“抓起来!都抓起来!”
眼睛通红的建武帝这时格外吓人,气急败坏地直拍御案:“凡是参与此案的全部杖毙!一个不留.”说着竟咳嗽起来。
“陛下!”
戴权连忙奔上前去,轻轻地给他捶背。
“啪”的一记耳光,抽得戴权倒退了好几步,才站稳了脚。
建武帝:“你当的好差!内务府竟倒卖粮食发国难财,还将手伸进了粮库!用低价的陈粮换新粮,咳咳,丧心病狂!”
戴权连忙跪了下去:“老奴死罪!请陛下保重龙体,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
建武帝更气了:“我气坏身子?笑话.”说着又咳了起来。
戴权牙一咬,站起身奔上前去,给他捶背。
这次,建武帝咳得更厉害了,他整个人都咳得趴在了御案上。
戴权大惊失色,急忙喊道:“药,拿药来”
一阵脚步声,乾清宫副总管捧着药从后殿奔了进来。
好一阵子,建武帝的咳喘终于平息下来,但那张脸却黄得像蜡。
戴权接过药碗:“陛下,天大的事,身子要紧。今儿是
建武帝抬起了头,又沉默了片刻,接过药碗一口喝了,见副总管又端来了温水,直接用口在他手中茶碗里含了一口温水漱了口,吐进药碗,递给他,又接过呈来的面巾擦了擦嘴:“出去吧。”
副总管应声退了出去。
建武帝身子慢慢动了一下,却没有说话。
戴权低头站在那里。
暴雨在殿外响成一片,上书房内却出现了死一般的沉寂,二人都默在哪里。
沉默了一阵子,建武帝慢慢望向了戴权,戴权抬起头望向建武帝,脸颊上的掌印清晰可见。
建武帝的心一下子软了,叹了口气:“朕将宫里和内务府都交给了你,宫里闹成那样,内务府又出了这么大的贪墨案.这可都是你管的人。不要跪。”
戴权本想跪下请罪,听建武帝一说,只得站在那里,等着皇帝说下去。
“这些银子都到哪里去了?”建武帝突然问道。
戴权连忙答道:“要彻查!”
“伱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建武帝紧接着问道。
戴权立刻答道:“回陛下,凡牵涉之人立刻拿办,所贪墨之财都应严加追缴。”
建武帝手一挥:“那就好好查。用低价的陈粮从粮库中换新粮的事,你也要查!”
戴权:“是。”
建武帝沉默了一下:“内务府这边要快刀斩乱麻,只要牵扯进去的,无需查实,直接杖毙,家产抄没。这样一来,想借这个话题兴风作浪的人,也就无机可乘了。粮库那边,不要让赵子勋去办,这样得罪人的事让王鹤堂去。”
“是。”戴权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建武帝习惯地端起了茶碗,揭开碗盖,已经干了,只好又放下茶碗。
这时,戴权从隔间提来了水壶,把茶水沏上。
建武帝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还有哪些人没到?”
“豁里部、索伦部等部落首领和信武将军蒙特穆。”
“都是北庭都护府的。”
“是,他们离得最远。”
建武帝望了他一眼:“你去安排一下,朕见一见他们。嗯,今儿先见伊克昭盟的人吧。”
戴权:“是。”答着,躬身退了出去。
暴雨倾盆,整个京城都被淹没在帘一样的雨幕中。
大雨在梅府的后园中也溅起了巨大的浪。
梅府的后园中也有一座四面环水的亭榭。
水榭中摆上了一张好大的紫檀木圆桌,也就梅昌文、王汝林和邓翰林三人围坐在桌边。
圆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小菜,三副银质的杯筷,梅昌文提起酒壶向邓翰林面前的杯子倒酒。
梅昌文一边慢慢倒酒,一边说道:“刚听到的消息,宫里杖毙了两名内务府官员。内阁也正在查京城各粮仓的账”说着,又给王汝林斟满酒。
邓翰林眼睛一亮:“看来是东窗事发了。不仅伤着内务府,就连保皇党也要倒霉!”
一声冷笑,王汝林:“皇上想利用保皇党来压我们,可这些保皇党的官员却烂泥扶不上墙,眼睛里只有钱。现在好了,京城的粮仓也出了问题。我倒要看看,上书房和内阁如何收拾这个残局!”
梅昌文淡淡一笑:“京城的局势他们肯定能压下来,其他地方就不好说了。俗话说,千里为官只为财。那些前往各省买粮的官员一定会盘剥那些商户,甚至可能会将主意打到士绅的身上。王鹤堂笃定商户不敢反抗。
可是,一条狗逼急了也会咬人!甚至咬他的主人!”
王汝林、邓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