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家去吧。”李守中走了出去
此时的寝宫里,躺在床上的建武帝已是气得面孔发白,嘴唇发青,两眼愣愣地盯着床顶一动不动。
王鹤堂、赵子勋、石光珠和牛继宗站在一旁更是屏声静息,不敢啃声。
一旁的戴权见状慌了神,疾步无声地走了过去,端起床边矮几上的茶碗轻声说道:“陛下,陛下,您喝口热茶”
建武帝慢慢醒过来,望了戴权一眼,又把目光转向王鹤堂:“朕可以答应他,但他要放大同、宣府的边军入京。朕要从大同、宣府和蓟州三镇抽调老卒补充禁军。”
王鹤堂闻言心里一松,说道:“正要启奏陛下,东平郡王爷提议扩充禁军,获得了其他几位老大人的支持。嗯,郡王也不反对此事。经过核算,只要不超过五万,国库还是能支撑的起的。”
“五万?”
建武帝眼中刚露出了一点亮光又黯淡了下去,慢慢说道:“朕这个皇帝做得憋屈呀!.朕愧对列祖列宗。就这么定了下去吧。”
四人对视了一眼,齐声答道:“遵旨。”
夜已经很深了,贾母院中依旧灯火通明。
正房帘掀起,鸳鸯走了出来,她的目光望向了台阶
鸳鸯眼中掠过一道复杂的光,走到雪人身边,弯下身来:“大老爷,老太太叫你进去。”一边说,一边将贾赦搀起来。
贾赦哆嗦着爬起来:“老、老太太愿意见我.”
鸳鸯:“愿意。还命人熬了姜汤。”说完,搀着贾赦进了屋。
里屋,昏黄的灯光下,贾母坐在床边冷冷地望着走进来的贾赦。
喝了碗姜汤,贾赦算是缓了过来,走到贾母面前跪了下去:“母亲。”
贾母一言不发,只是睁着两只枯瘦的大眼,望着贾赦。
贾赦声调发着颤音:“儿子也是逼不得已!倘若勇卫营进不了城.贾家就有族灭的风险.”
“什么?”贾母其实已经听见了,却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耳朵,睁大两眼直盯着贾赦。
贾赦:“皇帝早就拟好了册立七皇子为太子的诏书,那些谣言和赏赐就是为了麻痹咱家.大同和宣府的边军入京之日就是摊牌之时。除非咱家举旗造反,否则只能接受皇帝的旨意。”
“好个狠心的皇帝!”
贾母这才真醒了过来,眼中闪过一抹狠厉,“这老狗生的儿子没一个好东西!”说着,又对贾赦问道:“你们商量好了的?”
贾赦点了点头。
贾母:“老二可是你亲弟弟,你当真下得去手啊!”
贾赦苦笑了笑:“要想留着一点名声,必须走这一步。一家子就只有二弟出门.再说了,他那颗偏心正合适。”
“哼”了一声,贾母:“东府那边又是怎么回事?还有勋贵一脉?”
贾赦叹了口气:“儿子也是才知道。当初商议的时候,琥哥儿明明答应了的。我猜测,可能是他觉得风险太大了,担心皇帝留下遗诏,新帝亲政后秋后算账。让七皇子登基,九皇子就成了贾家紧握兵权的借口,这就可以保证安全。
至于勋贵一脉,呵.只要废掉太上皇,他们就没了威胁。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贾家独大。现在不是当初了。”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这件事老二媳妇也有责任。这还没册立太子呢,她身边的人就说一些混账话,什么‘外四路的国舅’.这能不让琥哥儿心惊嘛!”
见贾母脸色不好看,忙岔开话:“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再说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落谁家还不一定呢!”说完,眼中透出了精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