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08)(1 / 4)

昭君之开挂人生 传山 3440 字 10个月前

进村口,就遇到了人。

“老楚,又进城了?”

“嗯,我家君君从京都给寄来了大铁锅,锅铲,锁头,我去邮电局取回来。”

过明路。

楚父的话,让原本只是随意打声招呼的人,停下脚步望着楚父,满脸的羡慕。

全村才解散食堂,家里有铁锅的绝对不超过三家人。

犹豫,最终还是没有好意思问出口。

怎么好意思,人家楚家自家都需要好些铁锅,怎么会轮到外人。

楚父赶着生产队的牛车,车上装的十口大铁锅。

还有小锅,锅铲,以及好些粮食。城里小楼在去年上半年没有开始大食堂前就没有再出租,家里这些年每年存的粮食全运进城里藏了起来。

不只是自家的还有二闺女家的,全藏了一大部分。

如今这样的情况,家里的需要粮食,他每个月都进城几次,一次运一些回家,慢慢的运回来。

“老头子,小楼有打扫,有通风吧。”傍晚到家,进家门,楚母关心的是城里的小楼。

“有,老大老三过来搬东西。”

不嚷嚷,家里几个儿子都已经过来帮忙。

对面的石有田也快步跑过来。今天老丈人要帮他运一些粮食回来。

下工以后他就一直观望着。

“爹,城里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已经成为村生产队小队长的老大问道。

他算是家里最关心当下局势的人。

“管的有些严,等下给你们说。先搬东西,一家两口大锅,一把锅铲,自己搬回去。”

“啊,爹,小妹花了多少钱,您记着,过年的时候等她回来,我还给她。”

楚老大的话一出来,身边有人掐他。

回头一看是自己媳妇儿,楚老大从当了十八品芝麻官以后,好似更有担当了。

睁大眼睛瞪了一眼身边小气吧啦的媳妇儿。

以前没有分家时,媳妇儿还没有现在小气。现在是越发的小气了。

想到这里,心中有气。媳妇儿一点也不懂事,小妹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知道解散了大食堂,给家里买回来大锅,难道要贴钱,小妹已经贴了工业券费了心思去换工业券,还要跑腿去买去寄。

对着媳妇儿嘀咕一声,“懂事儿点。”

家里的兄弟几个包括二妹,没少占小妹的便宜。这些年没有小妹,哪有他们的好日子过。

看看如今,四家人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即使是地已经收归集体,所有人需要上工,统一做事。

可小妹提前给他们出谋划策,城里的小楼不出租了,提前把家里这些年存下来的粮食运进城藏起来。

家里每年都听小妹的存几百斤粮食,几年下来,他们每家每户已经存了两千多斤粮食。

为了给他们藏粮食,城里的小楼不出租,损失了房租给他们做仓库。

家里的孩子们也没少花小妹的钱。

楚父只是望了一眼大儿媳,没有说什么,可印象差了不少。没想到老大家的,如今还没有以前懂事。

活不明白的一人。

老二老三石有田赶紧表示,买锅的钱,他们当下就给爹,然后等小妹回来时转交给小妹。

“老头子,搬完了就进来吃饭。”分家了,楚父楚母谁也没有跟,老闺女说了,等他们真的不能动,或者不愿意动的时候,就跟着她去。

别跟着儿子们住,与媳妇相处哪有与闺女相处来的自在。

有了老闺女的保证,二老一个也没有跟,都没有老闺女有良心有孝心,人在京都时刻关心着他们。

一个个没有良心的家伙,爹娘与他们住一个院子都不关心一下。闺女还是不一样,就说住在对面的老二,每天早晚都来看看她和老头子。

进屋就找事做,尽量帮他们减轻负担,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

“嗯,马上。老大,你去队里还牛车。”

说完,老爷子自觉的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洗手,在水井边不远,君君前两年她五哥六哥在城里结婚以后带着新媳妇儿过年回来之前,托关系买了几包水泥,砌了两个水泥做的水池。

让老伴儿能站着水池边洗菜洗衣服。

老闺女有孝心啊,砌的水池高度都是以他和老伴儿的身高做的,站在一边没有台阶适合他,一边有台阶的适合老伴儿。

“好的,爹。”楚大如今越发有担当,只是爹娘好似不需要他来担当他们日后的生活。

有些扎心。

半年没有下雨,老农民已经焦心的睡不着。地里的麦子不颗粒无收已经是万幸,他们早已放弃了丰收的想法。

黑市的粮食价格,已经在涨价。

******

华莱市,离城四十多里的大山深处,已经建设好一个部队驻地的雏形。

生活区(包括家属区),训练区等等已经建设的差不多。

这里将要驻扎的是一支神秘部队,新组建的神秘部队。还有一支特殊部门组建的训练营。

他们都直属京都军区和总部特殊部门。

基础设施还在完善中。

火车站,昭君拎着行李,下车,一眼望去,已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