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县开发公司的积极配合下,海警官兵在江南百姓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被提高了一大截。谁家有儿子在外当海警的,立时成了邻里羡慕的对象,说亲的媒人更是踏破门槛。
江南各府自然而然便掀起了一股参警的热潮,去年三月底,集团委托各县开发公司,代为招募三千名海警时,一下子竟有足足两万人报名!
那时徐渭的戏还没写出来,宣传还不到位呢。听说今年三月再次招募海警时,报名人数居然超过了五万!
好在是由江南十府六十一个县里分开招募的。每个县只有平均七八百人报名,还不算太出格……各县的开发公司,每年都是成千上万的招人。招个七八百人只是毛毛雨,完全不会引起人注意。
再说警备区也不是来者不拒,海警的招募标准还是很高的。基本上是参照戚家军的‘四要四不要’:
首先城里人不要……因为城里人滑头不吃苦。
其次,在官府当过差的不要……这些人不好糊弄,而且会带来歪风邪气。
再者,四十岁以上和长得白的不要……年纪太大自不消提,警备区不是养老院。考虑到海军不是消耗品,而是长期服役的技术兵种,赵昊直接提高到了二十岁以上不要。
至于长得白的,户外劳动少,身体底子肯定不达标。有人要说长得白的营养好,潜力大。但实际情况是,哪怕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长期从事艰苦劳作,会极大提升人的耐力和对痛苦的忍受力。这一优点对远航的海员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营养很快就可以补充上去,但耐受力却非得经年累月的锤炼不可,所以赵公子对这条未作改动。
最后就是,胆子特别小和胆子特别大的不要……前者自不用说,而胆子特别大的人,往往也不守规矩,容易冒进,这对讲究绝对服从的海军来说,甚至比前者还有害。
那么要什么人呢?
戚继光说,一要纯粹的劳动人民;二要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的……这都很好理解。
关键是后两条,三要目光有神的人……浑浑噩噩的榆木脑袋可没法教。
四要见了官府就有点害怕的人……这种人老实,容易服从权威。
所以说戚大帅真是古来第一军事理论家啊,活该人家战无不胜,而且每战都是大胜。
后来曾国藩招兵时,就是原封不动照方抓药。既然曾剃头能抄,赵公子自然也可以放心大胆的抄作业了。
只是他针对海陆军的不同,稍做了一些补充而已。比如要求会游泳、不晕船,视力好、听力好、嗓门大之类……为什么嗓门大?在这个舰上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那么小声还想开军舰?
好在报名的人数充足,去年是六选一。今年更是二十个人里才留一个,足以为海警部队精挑细选最合适的苗子了。
除了这种社招之外,赵昊还在江南教育集团下辖的学校内部,对毕业生进行校招。社招主要是为了招募未来的警员;校招则是为警官做储备。
而且校招没有上述四要四不要那么多限制,只要是江南教育各学校的毕业生,就有资格报名到海警学校深造。
蔡一林就是这样被招进来的。他是南京蔡家巷小学速成一期优秀毕业生蔡一木的弟弟。也在蔡家巷小学读书,而且是跟哥哥同一天入的学。但他因为当时年纪小,上的是学制三年的普通班。
所以一木同学都毕业两年了他才毕业。其实蔡一林还想继续读书,但那时他已经十七岁了,家里不可能再让他去苏州念中学了,不花钱也不行。
然而毕业前,学校宣布,所有顺利毕业的学生,都可以报名到海警学校继续深造。而且从入学起就发饷。
一月二两的饷银,对一个小学毕业生来说虽然不多,他哥哥一木已经拿到每月五两银子了。但足以让家里不再反对了,于是他怀着对知识的憧憬,毅然报名加入了海警学校,坐船来到了耽罗岛。
结果差点没把肠子悔青了……
ps.抱歉抱歉,这种章节太不好写了,到现在才写完一章。没法再写第二章了,明天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