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管理。
万长生不这样,他是三百多张脚本场景图,直接就是第三张。
听到对讲机里面的声音,几乎所有能接触到脚本图的演员、工作人员全都在狂翻!
其实大家都没发现,无意中,包括灯光、道具、化妆、同期音等等环节,全都下意识的在了解下一场拍的什么样。
这跟普通剧组里面,很多后勤部门根本不关心拍什么就不一样了。
因为大家只要按照导演发号施令,各部门头头再说去哪里摆什么,最后导演说戏的时候,大家调整下就拍。
现在则全都先知道要拍出什么,难免就会先构想下,我怎么在我这块儿做好点。
万长生肯定没想到这个。
换一拨剧组人员来,肯定也没这种戏剧学院专业人手的主动性。
可以说最终的局面,有太多的偶然性了。
但艺术,本来就是妙手偶得的才最珍贵啊。
然后所有人微调设备,把刚才拍这个旮旯角的场面摆好,忽然有些吃惊,这一幕可不是过场戏啊!
电影是动态的嘛,固然有冲突、**的重要情节,但肯定也有起承转合的那些过场,譬如角色走路,打招呼,主要是通过一些细节交代人物背景,人物关系什么的。
如果要用画外音、文字来解说,那都是落了下乘。
所以试拍之类,一般都选过场戏。
可第三场就是主角小优刚刚走到这个“家属区”旮旯角的时候,邻居大妈通知她这里要拆迁了。
现在改成江竹清作为小优的邻居来告诉她这个消息。
可万长生的脚本图上只有少女在旧建筑背景前面的一个四分之三侧影头像。
包括唐建程整理时候都是一跃而过。
相比其他信息丰富的脚本图,这堪称所有脚本里面最普通的一张,看起来最没有技术含量。
连邻居都没有出现。
所以加个角色也无所谓。
现在摄像助理按照脚本画面角度,把机位稍微摇低点,对着那边环境确认无误了在对讲机里面通知,副摄像师还推轨道上的机位走一遍,确认点头。
这就是电影里面看起来可能十来秒毫不起眼的过渡镜头,拍摄时候,却有无数的准备工作要做。
当然有人图轻松简单,糊弄的直接一个机位就拍了。
认真的人会多机位,甚至移动轨道什么铺上。
那边四五个老师给江竹清叮嘱分析了表情细节,这姑娘还深吸口气走到表演位,就像拳手上台一样。
钟明霞孤零零的很像另一边拳手,把林楚妮给她背上的书包再拖沓点整理下,估计找到了自己读书时候的感觉,看眼万长生。
导演本来应该是喊a的,但这家伙已经凑到监视器前面,脸都看不到!
于是唐建程继续全面代替,听见摄像师喊“rolling……”表示摄像组开机了,原意是旋转,在胶片时代表示每秒24格胶片已在机器里面转起来,这就是烧钱了,大家抓紧时间提高注意力!
现在是数字机时代,但也要预先开机,而不是演员动起来才开,要前后留出足够剪辑的搭头。
当然数字存储就无所谓成本。
但胶片省下来的成本,却大量耗费在后期制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拍摄成本还是越来越高。
有些现代剧组已经不这么喊了,更有国内喊法,但学院派比较认真,用英文也有国际范儿。
还有一系列的录音灯光道具等提醒叫喊。
最后导演助理的助理马振宇,啪的打个响板,第三场a!
全场都得噤若寒蝉的远远清场,看这边开始拍摄。
钟明霞的第一次银幕表演动作。
有点懒散的手在墙面划拉着走路,慢悠悠的吊儿郎当。
学院派的教授讲师们忍不住对看眼。
这特么一个动作就体现出小优的学习成绩肯定不太好!
这特么是有表演功底的吧?
然后江竹清已经按照剧情安排戴上眼镜冲过去,气喘吁吁的口齿不清:“拆,要拆……我们这一片儿要拆迁了!厂房,宿舍都拆了……”
这是一台轨道上的移动机位在拍近景,顺着俩女生走动的方向在移动的。
另一台机器,也就是钟明霞说稍微低点那台,对着钟明霞的脸,特写……
钟明霞的成名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