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章 311(1 / 2)

【经历了这些事情,唐代宗李豫清楚此时大唐最首要的任务便是养精蓄锐,重新树立朝堂的威信,当下朝堂的中央军羸弱,只能对节度使妥协。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代宗李豫如何安抚各位节度使。

对于不肯勤王的李光弼,唐代宗李豫将他的母亲接到长安居住,并且优待他的弟弟。】

*

“这难道不是留着他娘和他弟弟当人质么?”赵匡美心直口快。

“这唐代宗李豫成熟了不少。”一旁的赵德芳道。

赵德芳能感受到唐代宗李豫的无奈,也能看出他妥协的同时仍旧在制衡节度使。

作为帝王,他的确已经尽力了,如此开局换成别人也不一定比他做的好。

*

唐代宗,唐

眼看着一个个曾经的“忠臣”变成这般,唐代宗李豫不知心中何等滋味。

唐代宗李豫没有责怪他们,因为责怪也没用,他在反思为何会变成这般。

唐代宗李豫有一点好处,知错能改,且不管面对什么困局他从不甩锅。

不像明朝的崇祯帝说什么众臣误我,错了就是错了,与其埋怨还不如调整政策。

【像是节度使仆固怀恩造反后,他的儿子在造反过程中被朔方军所杀,这本是值得庆祝的好事,但是唐代宗李豫却没有庆祝,反而痛心疾首。

并且仆固怀恩死后,他只说仆固怀恩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只是被身边的人所误导了而已。

且在仆固怀恩后,李豫还把不肯和仆固怀恩造反的娘亲接到长安居住。】

*

“如此看,唐代宗李豫还挺有度量的,早这样不就好了。”阿斗有点惋惜,他觉得唐代宗李豫和众臣们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这便是一个帝王的成长。”刘备过来拍了拍阿斗的肩膀,他也希望阿斗能慢慢成长。

【还有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的拥兵自重,不听朝堂管辖,但是在公元778年,他忽然笼络朝堂愿意给朝堂上贡。

但是唐代宗李豫若接受了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的这笔银子,日后便更不好对他指责什么。

于是唐代宗李豫名义上接受了这笔银子,但是却把这笔银子以军饷的形式下发给了平卢节度使李正己的手下的兵。

这样银子是平卢节度使李正己出的,但是名声却是朝堂的。】

*

武周

李旦听唐代宗李豫讨好节度使到如此地步,小心翼翼的安抚他们,他愈发的心疼唐代宗李豫,看着身边李隆基便更加恼火。

“如此局面,你又当如何?!”李旦问李隆基。

李隆基不语,他在认真的思考自己到底该如何,之前的李隆基特别的自信,觉的自己有本事掌控大唐。

但听到自己晚年对朝堂竟失控如此,以至于发生了安史之乱,让大唐国运折腰,从这

一刻起,李隆基便开始反省,到底自己有没有能力掌控朝堂。

“可是觉的李豫安抚之策无能。”武则天开口问李隆基。

李隆基果断摇头,他知道唐代宗李豫如此不是无能,而是无奈之举。

【再例如,平卢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拥兵自重,同样不听朝唐调令。

公元765年,平卢发生政变,侯希逸被他的亲弟弟夺权,无奈之下只能逃到长安。

李豫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加封他为司空。等着他病死后又追赠他为太保。

唐代宗李豫处处显示对节度使的宽容。】

天幕中出现唐代宗李豫的卡通形象,只见他对面前众位节度使笑脸相迎。

作为帝王,他脸上的笑容看起来尤为刺眼。

【可以说唐代宗李豫持续不断地安抚节度使,以至于让节度使成为了唐朝后期的毒瘤。

也正因为如此,唐代宗李豫再次被后人诟病。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影响唐代宗李豫政策的外部因素,是什么导致他对节度使节节退让。

公元763年,吐蕃进攻长安,结果大家都知道,唐代宗李豫手下无人,唐军大败。

公元765年,灵台之战,吐蕃十万大军再次进军大唐,此战大唐险胜。

公元773年,吐蕃再次大举攻唐,大唐胜。

公元776年,吐蕃联手吐谷浑、氐人等外族共二十万大军远征唐朝,大唐胜。

公元777年,吐蕃再次率十万大军攻打唐朝,大唐胜。

公元779年,蜀之战,吐蕃南诏联军十万,再次攻打大唐,大唐再次打赢。】

*

听着这一场场战役,赵匡美不由惊愕,他知道唐后期动荡但不知如此动荡。

“唐朝还是厉害,经过安史之乱后竟然还能打败吐蕃,咱大宋当真比不了。”赵匡美叹了一声气。

“哥,你说咱大宋怎么就这么弱?”赵匡美看向赵匡胤。

赵匡胤……

*

唐代宗,唐殿

听着大唐一次次击退了外族,唐代宗李豫紧皱的眉头终于舒缓开来。

他的妥协是有用的,起码唐朝有能力面对外族,不至于灭国。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