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谷城举义(1 / 2)

辽饷、剿饷,加练饷,得有上千万白银,便是太平年代,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更何况是灾荒不断、兵祸连连的明末时期?

崇祯十二年,崇祯皇帝朱由检正要颁布圣旨征收练饷,此时只觉下笔如有千斤重。到最后,他终究还是落了笔。

“是朕对不起大明百姓……”朱由检唯有苦笑,又觉得满心委屈。这皇帝的位置不好坐啊……

就在大半年前,清军又一次入关,在中原掀起一场大劫。连帝师孙承宗、名将卢象升都壮烈殉国!而清军入关五个月,转掠两千里,共败明军五十七阵,燕京、大同、山东西部……无数州县沦陷,济南府城更是惨遭焚劫,内外积尸达13万具!

至于宗亲被俘、百姓为奴、银钱被掠数以百万计……更是清军入关的常态了。一念至此,朱由检又是悲愤又是无奈。

"国库没有钱,要如何抵抗建奴?建奴焚掠千里,遭难的不还是大明百姓?"

"重征重征?朕的苦楚有谁知晓?"

恰逢镜中画面一转,聚焦在皇宫中的朱由检身上,平淡的女声仿佛在替他辩白——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国势日穷,令少年登基的大明天子朱由检早生华发。】伴随着旁白,一幕幕画面在镜中浮现。

仿佛有一只眼睛在苍天之上俯瞰大地,自上而下俯望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化。

首先是千里荒野,白骨皑皑。破落的村庄之中,大片田地荒芜,人迹可谓寥寥。

镜头像是一只无形的大鸟掠过村寨上空,转而出现在山林之上。

只见深山之中,一个个瘦骨嶙峋的人争先恐后采摘蓬草,在电影快进般的剪辑下,所有的蓬草很快就被采摘干净,于是他们开始剥树皮,没过多久,所有的树都变得光秃秃,饿极了的人又开始挖石块,石块下肚没过几日,他们就统统挺着饱胀的肚子倒在了地上。

镜头定格在他们死不瞑目的眼睛里。

历朝历代平行时空,感同身受的百姓都不禁潸然泪下,经历过灾荒年月的人分享起过往的故事:“俺娘就是这么没的……”

婴儿的啼哭声骤然响起,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他们抬眼看去,只见山林已然消失,镜头出现在一处粪场的上空。

此时天蒙蒙亮,三三两两的弃婴在

粪场中啼哭嚎啕,有的还在呼喊父母,有的已经开始进食粪

土……当镜头中月落日升,新的一天出现,昨日的弃婴已经失去生息,又有新的弃婴出现,重复着与前者相似的命运。

无形的大鸟再次从粪厂上空掠过,这次出现在镜头中的是高耸的城墙,有人三三两两从城门进进出出,镜头跟随独行者的脚步前进,只见他们前脚才出了城池,后脚就失去踪迹,再次出现的是热气腾腾的大锅。

城外的饥居三三两两聚集在大锅旁,饿得发绿的眼睛盯着锅中之肉,一边不断添柴加火,嘴上催着: "熟了吗?能吃了吗?"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看客都失去了表情。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他们想的那样吧?这无疑已经突破了众人的底线。然而,即便是最古板的老夫子,也只能抖着手指着那群吃肉的饥民,说不出话来。千万句愤怒的责骂,都被堵在了嗓子里。

——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不想的。——当生存都无法做到,还谈何人性?

而即便这些人抛弃了人性只为求活,也不过是多活几日而已。随着镜中光阴消逝,这群人竟然“面目赤肿,内发燥热而死”。

无形的"大鸟"继续向前飞,这一次,它出现在军营的上空,只见下方衣衫单薄的士卒正在操练,寒风之中,他们瑟瑟发抖。

转眼之间,有兵丁回到家中,一掀米缸空空如也,全家苦熬,竟沦落到卖妻卖子;有兵丁来到庄园,在奴仆的呵斥之下苦哈哈为将军耕地;仓库中的武器不断被运出去卖钱,穷疯了的兵丁就差连自己都卖了;而将军们拿官家的钱私养的亲兵却一个个衣甲鲜亮、脸色红润……骤然之间一声轰响,鲜血染红镜面,数不清的兵丁用自己的生命为将军的功劳簿添上了一笔。

无形的大鸟从边关一路飞向皇宫,路上越过一幢幢华丽的府邸,珠圆玉润的藩王们躺在宫殿之中,享受着无边富贵。一墙之隔的城外,是黑压压如同行尸的饥民。

到最后,大明的宫阙出现在水镜中。

未满三十华发已生的崇祯皇帝满面忧愁,一群富态的高官重臣却在朝堂上声声哭穷。当他们三三两两散去,回到府中关上房门,立刻有美婢恭迎,享受的是金玉满堂。

【藩王出身的朱由检并未接受过正统帝王教育,从早逝的兄长手中接下

千痞百孔的江山,从此便以振兴大明为己任。】

【论起勤政俭仆,在大明历任天子中他都名列前茅。但他的努力却并未获得应有的“回报”,华夏数千年的儒家思潮告诉他: “君王勤政爱民,天下自然太平!”然而,明末残酷的现实却将这一切推翻。】

【——他自认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