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我也可以爱大汉(2 / 3)

现二袁“和解”,一旦二袁和解,无疑对曹操是灭顶之灾。

一开始曹操是按照郭嘉的思路,以南下讨伐袁术的名义屯兵陈留,然后伺机寻找机会与张邈吕布决战。

可王必汇报了这个消息之后,曹操立刻感觉到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

击败吕布固然紧迫,可如果击败吕布之后直接便宜了袁绍,曹操可是大大不情愿。

他思考再三,又征求了一下荀彧的意见。

荀彧尽管很想弄死徐庶给戏忠报仇,但从大局出发,荀彧还是认为现在曹操应该想办法拉拢刘备和徐庶,给二人更多的好处,把他们从袁翔、袁绍身边拔出来,顺带破坏二袁和解的大计。

于是曹操决定派出徐庶的结拜兄弟文稷,让文稷统帅士卒三百,直接打出曹操的旗号,参与讨伐袁术的战斗,一定要伺机拉拢徐庶与刘备,绝不能让他投到了袁绍一边。

说实在,文稷听说这话的时候哭笑不得,一度差点厥过去了。

这群谋士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把艾畜当成了袁绍派来的人?

文稷万分确定,艾畜一定跟袁家兄弟没有任何关系,甚至他和李整都能隐隐知道艾畜可能是从千年之后到来。

他本来应该把此事一五一十地说给曹操,可一来告诉曹操艾畜是千年之后的人怕是要被人当成傻子。

二来文稷也有自己的算盘。

他想起艾先生曾经说过,他的儿子文钦曾经在未来会与一个字仲恭的人一起举大事,清君侧。

他长子早夭,最疼爱的就是这个二儿子,真是恨不得为儿子付出一切,扫平之后的道路。

尽管跟曹操是同乡,可若是有人会损害儿子的未来,那当父亲的也不能熟视无睹。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忠于汉室。

不过文稷也知道,别人忠于汉室,是因为他们是一方牧守,拥有强大的部曲名将。

只有自己做了将军、做了郡守才有谈忠于汉室的资格,要做到这个,他极其需要这个机会。

基于这些考虑,文稷明知道艾先生是什么情况却没有揭穿,只是添油加醋,说这袁翔之前就一直多出诡诈之言,还曾经在大公子面前构陷徐庶,与徐庶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的这么好,想来是用什么话将徐庶诓骗,引诱徐庶做事。

文稷还检讨说自己这个结拜兄弟有勇无谋,行事粗暴冲动,是自己这个做大哥的没有好好教育。

若是见到徐庶,一定好言相劝,戳破袁翔的诡计,让徐庶欣然为曹公效命。

曹操非常开心。

他自认为对老乡文稷非常了解,他能力不足,但是颇为忠诚,这种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情当然可以托付。

曹操还让文稷送给徐庶一大包当归,表示自己日后绝不会亏待徐庶。

就这样,文稷带着三百多士卒,走泰山郡进入了徐州,以使节的名义来小沛汇合徐庶,自然加入了徐庶的南征军。

曹操这次打出旗号,又公推刘备为盟主,这算是改变了郭嘉之前的方略——

按照郭嘉的方略,是绝不能让刘备坐大,不能把讨袁盟主的名头让给刘备。

可因为艾先生这胖蝴蝶煽动翅膀,现在腾不出手的曹操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居然愿意将讨袁盟主的名头让给刘备——当然了,这其中也有荀彧的建议。

荀彧认为将刘备抬到了盟主的位置上,刘备未必会愿意继续听从袁绍的调遣。

最好刘备在众人的吹捧下将袁术彻底打死,彻底破坏了二袁和解的希望,之后曹操再缓缓用兵,有了刘备为强援,曹操甚至有争夺天下的雄心。

这种事本来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曹操和荀彧算尽一切,却没有算到文稷和徐庶的关系。

文稷也想拉拢一下自己这位结拜兄弟。

倒是不图这位结拜兄弟能如何,起码……

嗯,要拉着这位结拜兄弟一起当个大汉纯臣。

只要没有人有不臣之心,我那孩儿就不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为了这个,我一定要想办法创造一个只有大汉纯臣的世界。

我做不到,但是我兄弟一定可以。

张辽瞥了一眼时而镇定时而狂热的文稷,轻轻喝了一口水,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罕有的柔软,却终究没有说话。

之前的几次,张辽都是在战场上跟徐庶匆匆交锋,现在居然能坐在一起聊天,人生的际遇还真是奇妙。

他愿意到这里来,当然也不是为了匡扶汉室的一腔热血,他求的也是一个出身。

他相信自己这一战一定能名震天下,声望超过一直压在自己头上的吕布。

为了这个,他也可以爱大汉。

唯一让张辽有点遗憾的是……

“关羽为何没有来?”张辽南下以来就一直盼着见见关羽。

张辽早就听说过刘备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关羽,此人武艺极高,高的让人叹为观止。

张辽见多识广,一直想看看这人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吹牛,可跑到小沛之后关羽就一直藏着不见踪影,问了之前来的人,也没有见过此人,这倒是让张辽有点好奇。

别是这人一身本事都是吹出来的,遇上大事的时候畏缩不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