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少年诸葛亮(2 / 3)

着徐州逃去。

张辽杀过来,我们去投奔刘备,张辽要是想跟杀我们就要进入徐州地界得罪刘备。

而且我们这么多人,逃到刘备那之后直接投降,刘备不得好好管管我们衣食吃喝,不就没有机会去追杀袁将军了?

哎,我们兄弟二人对袁将军实在是太忠诚了,这都是兵法,懂又不懂啊你们。

陈兰雷绪不战而逃,袁术军最后光复寿春的指望算是彻底完蛋。

朱治占据历阳之后想到家人还在寿春,不禁抱头大哭,几乎昏厥。

而袁术这一路不停地南逃,一路拼命逃到了庐江境内。

袁术在不久之前刚刚攻破庐江,逼死了深受百姓爱戴的太守陆康,他在这里自然是人嫌狗厌。

可袁术之前难得良心发现一次总算得到了回报。

之前一个刘表麾下有个叫诸葛玄的属吏回老家接侄子侄女返回荆州的途中遭遇了曹军的进攻,险些丧命,后来避祸庐江,穷困潦倒。

袁术军虽然藏污纳垢,但也很想找几个世族来装点门面。

他听说诸葛玄居然是世族名门出身,当下非常开心,所以立刻把诸葛玄弄来随便给他安排了一个从事的职位,让他在庐江劝农。

而此刻袁术大败,诸葛玄倒是没有抛弃袁术,还率军三百前来迎接,给袁术送上了肉食,诸葛玄的侄子还亲手端来了一碗蜂蜜水,送到袁术面前。

其他的袁术军士卒倒是没有这样的好待遇。

他们一路南逃,没有米粮,没有热水,有的只有满身的疲惫和惶恐无计,只能各自瘫坐在原野上,哭声此起彼伏。

袁术看着周围的残兵败将,想起出征时的数万大军,又想起了失陷在寿春的传国玉玺,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呜呜,正贯,正贯!我毁不听你忠言,以至于此啊!”

他又恶狠狠地盯着乐就,大骂道:

“都是你!伱不是说已经擒获徐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徐庶、文稷、张辽、关羽都来了,这就是你说的大捷?”

乐就百口莫辩,只能杀猪一样嚎叫道:

“袁将军,我委实不知,委实不知啊。

我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到处都好好的啊!”

“还敢放屁!”袁术含泪怒道,“是不是你早早就投靠了徐庶,想要把我等引到寿春害死?

要不是张闿冒死来报,我几乎死无葬身之地!”

袁术军这会儿上下也都极其愤怒——既然乐就说的是假的,那张闿所说袁胤、袁嗣投降的事情是真的。

还好有张闿来报,不然我等岂不是要被引到寿春尽数斩杀,就如桥蕤一般!

听逃回来的兵马说,桥蕤在战阵上连一个回合都没有撑过去,那汉子的武艺之强闻所未闻,要是之前袁术等人毫无防备去了,岂不是也要遭到这般埋伏!

“我不杀你,如何服众!”袁术拔出手上佩剑,一剑刺入乐就的小腹。

乐就发出一声刺耳的惨叫,看着袁术手上的利剑,想要叫骂,可最后只能瞪大眼睛缓缓倒在地上。

杀死了乐就,袁术又一把抓住张闿的胳膊,用力摇了摇:

“义开,我之前没有重用你,都是我的错啊。

我现在才知道你是真的忠臣,你才是真的忠臣啊。”

张闿肃然道:

“袁将军对我有大恩,我万死难报,袁将军何必道谢?

此番我军不过是遇上叛逆,所以才败了一阵。

现在我军根基尚存,徐徐图之,以庐江为根基,还能抢占寿春。”

他这话听得众人连连点头,阎象也叹息点头表示支持,袁术拉着张闿的手,不住地称是,却听得身边传来一个少年人清澈的声音。

“若是固守庐江,只怕永远无法收回寿春了,不如趁着北军仓促前来,立足不稳,再以精兵北上,抢占江淮重镇合……唔……”

“啊?”

袁术军众将齐刷刷地看去,只见一个少年人立在一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那少年面容面如冠玉,虽然稚气未脱,可身高已有七尺,飘然有神仙之态。

他这一开口,诸葛玄立刻惊呼道:

“亮儿,不可胡言!”

他伸手捂住那少年的嘴,把他拖到一边,那少年还没说完,一边的长姐已经飞快地捂住他的嘴,把他剩下的话堵在口中。

诸葛玄陪笑道:

“我侄儿孺子之言,将军莫要见怪!”

袁术叹了口气,随意摆了摆手——刚才就是这少年给自己端上来蜂蜜水,胡言两句,袁术倒也不至于跟一小儿计较。

嘿,真是小儿之见啊,我军新败,这再敢北上不是找死。

倒是……

他把蜂蜜水一饮而尽,分的力量让他稍稍恢复了几分冷静,平静地看着诸葛玄道:

“子瑜何在?”

诸葛玄颤颤抖抖地答道:

“子瑜偶感风寒,正在家中医治。”

诸葛玄的大侄子诸葛瑾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他风度翩翩,勤学好问,一直很有名声。

只是……

哦,好名声在袁术这几乎没用。

袁术之前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