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信心比黄金重要(2 / 3)

才的暴怒、愤慨中回过神来,他哼了一声,点头道:

“好,此事今日暂时交给元直处置。

今日城中众人都要听从元直吩咐,若是让是何人生事,我定要宰了此人。

幼阳!”

丁冲恭敬地道:

“大将军有何吩咐?”

吕布冷着脸道:

“军中诸事都由你与元直调和,不得有误。”

丁冲喜滋滋地道:

“多谢大将军信任,臣定不辱使命。”

董承冷冷地看着众人,轻轻啐了一口,脸上的表情又多了几分狰狞。

·

就这样,在经历了漫长的闹剧之后,徐庶总算进入了雒阳城中。

吕布军开始清点损失,并且提前进行了一次放粮,以示他们确实还有存粮。

可这也是强弩之末了,剩下的粮草最多支撑半个月。

雒阳残破,吕布军的军粮完全靠后方兖州补给,在后方的刘备坚持亲兄弟明算账的原则,兖州那边给吕布送来多少粮,他就给吕布拉过来多少这已经是吕布占了大便宜,因为路上的损耗是刘备承担。

兖州的粮草是一个月补给一次,之前吕布和刘备已经出现裂痕,刘备却依旧坚持把粮草送到,并没有短缺一点,他用这种方法向吕布表达自己的诚意,但刘备也没有滥好人到在吕布明显开始戒备自己的情况下拿着自家的粮草来补贴吕布。

除非吕布能真的把话说好,并且表示以后绝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

否则刘备就只能公事公办,翻脸之前兖州的军粮我刘备还给你送,这些军粮之外的你自己想办法,除非你认怂,不然刘备不能拿兄弟们的命来冒险。

之前吕布也动过向好兄弟张杨要点粮草度过现在困难时期的念头。

可还没等他付诸行动,就听张杨来报说袁绍已经派遣高干再次向河内移动,猛将牵招都已经打到了河内门口,张杨被迫派遣兵马与高干对峙,吕布也不好意思在这种时候问自己的至交好友要粮,因此又陷入了久久的抑郁之中。

徐庶的伤口依旧很疼,可这千头万绪也只能自己来操作。

入夜,安顿好一切的徐庶把高顺叫到自己帐中。

艾先生和孔融本来想在外面偷听,徐庶把二人撵走,让徐和把住帐门,这才安坐,肃然看着高顺道:

“今日到底有何事?

此间只有你我二人,便是生死大事,我也一定帮你周旋。”

不等高顺开口,徐庶又补充道:

“我徐庶领军以来,何时扔下过一個兄弟。

就是今日之事确实是你做的,我徐庶的本事难道还保不得你?

之前我在廪丘与温侯争斗,当时是生死仇人,现在还不是亲密无间,同战强敌?

我等从前发誓一起匡扶汉室,令四海归一,万民饱暖,难道孝父都是骗我的?”

高顺把头越埋越低,这个面对苦战从来不肯后退的汉子居然双目不住地流泪,开始轻轻抽泣起来。

“徐将军,我对不起你啊。”他哽咽地道:

“此事……此事变成如此,都是高某不查。

我……我若是推诿责任,那才是令人耻笑,我……我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高顺为人耿直,徐庶坚持相信这绝非他作乱,此刻他亲口说起,徐庶总算松了口气,和颜悦色地道:

“你细细说起原委,无论如何,我绝对相信我的兄弟!”

高顺心中生出一股难言的感动,他咬咬牙,终于向徐庶介绍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有个叫高柔的人路过雒阳,前来拜访高顺。

高柔字文惠,今年22岁,是高顺的族弟,也是他的至交好友,两人自幼亲密无间,一起商议军国大事,虽然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之前曹操刚刚到达陈留,还没有与张邈翻脸的时候,年少的高柔就敏锐地预感到怕是要不好。

只是当时同族都认为他年少胡言,不肯听他,因此高柔赶紧北上去寻找高干,因此与高顺分别。

这次高柔一身孝服路过雒阳,一脸悲切地告诉高顺说他在蜀郡当都尉的父亲去世,他要前去奔丧。

那时候到处都在大战,尤其是徐庶更在南阳与曹操蔡瑁对峙,高柔这点人过去怕是要被直接拉壮丁,高顺就自作主张留下了这位族弟,并让他等待时机再走。

高柔也没有闲着,见高顺练兵,还抓紧给高顺举荐了一些自己从河北带来的精锐。

经过之前的战斗,高顺手下的陷阵营已经大大扩张,吸纳了不少河北的降兵,而高柔从并州跑到蜀郡奔丧,身边带点护卫也是很正常的。

当时高顺并没有起疑心,还觉得这位族弟只是感谢自己的照拂,因此就把这些河北兵编入陷阵营训练,也当自己人差遣。

尤其是这些河北兵中居然还有几个是陈留高氏的远亲,高顺更是对他们好好关照,让他们担任自己陷阵营的要人。

可就是这个安排,让高顺陷入了难言的绝望之中——

今日刘协和吕布去城外迎接徐庶,高顺本来负责守卫城中。

可他看着卫将军董承和侯成两个人鬼鬼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