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4 / 4)

小货郎 桃花白茶 3390 字 2024-01-02

绣花针拿出来。

这可是好东西啊,纪彬以后要做绣活生意,绣花针自然需要很多,还有绣线也是。

听见纪彬要更多的绣花针跟丝线棉线,刘铁匠道∶针倒是简单,不过是我家费些功夫,但丝线的产量却不是我们做主。咱们整个邑伊县只有荆高庄养蚕比较多,那里向阳,土层厚,适合桑树种植。

纪彬道∶就是说东封村的丝线是从荆高庄买的,然后自己抽丝染色?

没错。刘铁匠答,我们村长的亲戚是荆高庄的,这才求得点丝线,旁人要不来的。

纪彬明白了,这就是说,这丝线是定额的,是人家指头缝露出给他们村里的人好处。毕竟丝线这东西,不管什么年头,不管贵贱,都不会赔手里。纪彬想要多点,只能去找荆高庄去买。

收下刘铁匠送来的针线,然后要定价了。

之前刘老二那边给的价格,一个铜板三根针,残次品一个铜板八根。

如今纪彬定价,改成好针一个铜板两根,残次品,一个铜板五根。这是让利,更是让刘铁匠有的赚。有的赚才会多做。

不过大的物件是不能打了,毕竟做的是铁器,除非官府有文书,旁人是不能自己做的,若是发现,就算王知县都保不了。

但只要维持绣花针,就是个长久的营生。

纪彬送走刘铁匠,却在想他口中的荆高庄。

这个庄子产丝绸他是知道的,更是邑伊县出名的富裕庄子,却跟邑伊县不亲近,就算是上集市,他们庄子上的人只会去春安城,根本不来邑伊县。

毕竟荆高庄确实够富裕,听说庄子上就有自己的茶馆酒楼,自然看不上差不多的邑伊县。他要是想从荆高庄买布,估计要自己去一趟。

接下来这几天,新棣庄做陶器的邓杉,克曹乡的徐木作陆陆续续过来,同样带着自己做的物件。陶匠带的就是瓦罐,碗碟以及各种小容器。徐木作则是矮凳,交椅,水壶,小木刀等等。

这些东西物美价廉,都是杂货店长久需要的,也许现在规模还不大,跟春安城的作坊比不了。可纪彬觉得,这些家庭式小作坊潜力巨大。

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赚钱,才能一起花钱,乡下的市场也是市场啊。

做完这么多事,纪彬才算真正松口气。

他的杂货店终于塞得满满当当,五个库房里,前四个装的是春安城运过来的货,最后一个是从邑伊县下面收上来的货。

而他的门面的货架更是没闲着,小到针线大到桌椅,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这才有点杂货店的样子嘛。

不仅如此,进货渠道也很健康,不会只进一家的货,更不会只进一个地方的。有人要是托大不卖给他东西,那就立刻换供应商!毕竟现在他才是甲方爸爸!

像之前李老二那种,说涨价就涨价的时代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