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4 / 7)

小货郎 桃花白茶 6148 字 2024-01-02

干净净,引娘给了钱之后,这些人也喜笑颜开。总觉得以后会经常过来,这可是大客户啊。

纪彬看着忙碌的众人,又看看引娘,这些忙碌都是值得的。刺绣坊终于开业了。

而引娘也拿来一张单子,上面是想要做绣活的名单,这单子上一共有五十七人,其中三十七人是在引娘这里做过的,都知道水平。而剩下的二十人则是今天才报名。

纪彬注意到柴尺的娘子还有柴尺妹妹的名字也都在上面。

因为蔡运的关系,他知道柴家女子都是有些手艺在的,所以很期待她们的绣活怎么样。不过因为第一次报名,引娘给的全是五文钱的活。

大家都知道,五文钱的绣品就是看看水平的,若是水平足够,那第二次就能真正赚钱了。所以领活的人都没有怨言。

虽然今日来的人多,报名的也多,但引娘记得条理清晰,一眼就能知道全貌。

纪彬夸奖道∶很不错,辛苦了。

引娘摇头,眼神亮晶晶的,她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很充实!

刺绣坊正式开业,第一天进来做活的,就是高娘子跟徐娘子,纪彬拜托王大娘跟自己一起进去。

引娘则要去上学,他们要到十月底才能放假。所以引娘只能下午的时候过来。

她也纠结了会,在想选管理刺绣坊,还是选继续上学。

她纠结的时候纪彬跟荆夫子都在看她,想知道引娘到底会怎么选。

等引娘说出来她要继续上学的时候,纪彬跟夫子同时松口气。

虽然他们两个都会让引娘继续学习吧,但这话让她自己说出来,明显是不一样的。

荆夫子也改了引娘的上课时间,她只要上午去就行,下午可以回刺绣坊。只是学业必须完成,否则就没有这个优待了。荆夫子很看好引娘,自然会全力教导她。

所以在刺绣坊刚开这几天里,纪彬都要来刺绣坊看看,他自己进来又不方便,干脆喊了王大娘。王大娘做事利落,她倒是想绣些复杂的东西,可眼神跟学习都跟不上,所以一直都在做五文钱块的鞋面,也算个营生。

纪彬倒是想了想,干脆雇王大娘在刺绣坊打扫院子跟房间,没事的时候烧烧水,保证绣娘们都有热水喝。

这活轻松不累,还能帮他看着刺绣坊。毕竟王大娘之前也帮了不少忙,找她正合适。

跟王大娘说的时候,她立刻答应,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她老婆子都能有活计了!还是每个月固定发钱!

而且纪彬还说了,平日没事的时候,她能继续做鞋面,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这对干惯活的王大娘来说,不就是扫扫地擦擦灰烧烧水,在家随手都做的。

以后王大娘早上过来开门,让来刺绣坊的妇人女子们进来,下午有引娘检验,一切都合适得很。现在能来这的,多是纪滦村的人,毕竟刺绣坊舍得用蜡烛,天稍微暗一下,来这里做绣活不伤眼睛。

纪彬并不限制谁进来,只要是接了他们刺绣坊的活,都能来这里做,要是不愿意来,那也不勉强。

可纪彬知道,等李裁缝过来的时候,那大家的积极性就会很高。估计就算隔壁村的人,都会过来吧。毕竟这里有李裁缝指点,在家没人指点她们啊。

纪彬花了那么多银子请李裁缝过来,为的就是这个。

都不用他说,直接可以吸引绣娘,他不是想让大家都在这里做绣活,只是提供一个方便学习的场地而已。

提高这五十七名绣娘的技术,这才是纪彬真正目的。

如今的二十二档绣娘里面,只有李裁缝属于最高层二十二,后面直接断档,然后是第七档的周娘子,徐娘子。

第七档对应的绣品价格是一千文。

虽然已经很多了,但跟了李裁缝的四千文相比,直接差了四倍啊!

人家做一块绣品,是你做四块的价格。

周娘子跟徐娘子那么努力,也是知道李裁缝做绣品的价格。

当然了,其他人还不知道李裁缝绣品价格,可她们知道周娘子跟徐娘子的啊。

一块绣品能赚一千文,也就是五钱银子!这已经够她们眼馋的了。

而周娘子跟徐娘子又天天去刺绣坊,想要学技术的,自然都跟着过去。

反正以纪彬知道的,她们俩在家的时候也会被打扰,不少人登门请教刺绣技术。既然天天到她们家打扰,她俩还不如来绣房呢。

她俩教学的热情比李裁缝要高,毕竟她俩学来的手艺没费什么功夫,都是纪彬跟引娘牵线。所以教起来没有负担。

纪彬基本可以断言,两个月后,来刺绣坊的绣娘们,技术都会提升。

这就跟你在家自学,和在学校听课交流一样。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是后者收获更大。

村里不少人也发现这里的好处,比如家里有个烦人小姑子的赵婶子。赵婶子做的是第三档的绣活,也就是一块刺绣两百文。

在家做的时候,出嫁的小姑子天天跟婆婆在后面嘀咕她,手里拿起针线,就被喊去烧水扫地,又或者去帮忙拿个东西。

反正一句话,就是不能让她闲下来。

两人打扰她干活的原因很简单,家婆年纪大,看不清针线,当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