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人家纪彬却不同,早就开始售卖棉花,还有自己熟悉的买家,所以都信赖他。
其实纪彬也在等,周/V公子还是没设给回信,不知道那么情况怎么样。
倒是詹明在宿勤郡的朋友告诉他关于周家的事。
之前就说了,周小公子是周家嫡孙,但却是小公子,可见按照嫡庶长幼来说,怎么都轮不到他管家,也就是借着他爹长房嫡长子的名号还算勉强控制住局面。
当时周小公子掌权,虽然身体不好,却能把握时机请来焦家种棉,又因为棉价给的好,让整个宿勤郡都在夸,借此周家地位上升了些。
可上升也是周家地位上升,他周小公子却不见得有好处。
这事就要从去年说起了。
去年定好棉花价格,纪彬詹明没那么多拖累,迅速带着去好籽的皮棉去江南,行动之迅速让周小公子可太羡慕了。
到他这里,就变成几方混战。
周家七房的人,谁都想去江南送棉花,又以周小公子身体不好,不能长途跋涉为由,不让他上船。
最后在他爹的说服下,确实是长房的人出去。可去的人却是长房庶长子,也就是周小公子的庶兄。在周小公子他爹眼里,两个儿子都是他家的,谁去都一样。但在周家庶长子跟周/小公子这,那就是天差地别。
反正各家搅浑水的情况,还是周家庶长子带着几十万斤的棉花出发,原本按照周小公子的意思,已经比纪彬他们晚出发了,到时候四干文,三千五百文一两都可以售卖。
反正到手的钱都是巨额财富。只是赚多赚少的差别。
为了一年的暴利毁了宿勤郡周家的名声不值当。
谁知道周家庶长子见周小公子出了种棉的风头,怎么肯按照周小公子说的做。恰好又遇到禹王在江南搅局,人家卖六千文一两,五千五百文一两,他也跟着卖。还真让他踩到狗屎运给卖出去了。谁让他去得还算早,价格也不算太离谱?
等周家庶长子揣着比周小公子预估价高两千文的价格回来,立刻压了他一头。气得这位周小公子差点吐血。
今年种棉又是一番争斗,可是因为周小公子去年估价太低,周家觉得利润不够丰厚,觉得他不够大气,这次合起伙势必要卖个高价。
所以把周小公子抛开,跟那周家庶长子混在一起算计他。
纵然周小公子聪慧无比,可这双拳难敌四手,在周家也是处处受限,气得他身体一直不算好。
这事虽说是詹明朋友道听途说,但估计有八分是真。
纪彬只能感慨,若是大厦将倾,就算家族里有个聪明绝顶的人,也是扶不起来的。毕竟一个人在向前,后面几十个人拖后腿,气都要气死了,还做事呢。怪不得周小公子的信迟迟没有送到,说不定还在跟家里斗。好好的聪明都浪费到这种地方,也是可惜了。
不过纪彬却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周家庶长子把棉花价格卖高,就是蹭着禹王作妖的结果。可是今年太子要整治棉价,若他家还把棉价拔高,那这周家?纪彬却有些不好将这个猜测说出来。
毕竟他能怎么讲,他能说自己跟太子,还有谢阁老有交谈,知道些内情吗。如果周家庶长子在卖棉花的时候,跟禹王的人搭上线,这也是极有可能的。
纪彬眉头微皱。
如果说周家庶长子跟禹王的人搭上线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以周小公子的能力,却没能将周家权势夺回来。
这里面定然是有什么强有力的势力,至少对周家来说是这样的。
那就是说,今年的周家的棉价,可能会跟汴京那边看齐,那边让他们卖多少,他们就卖多少?而跟随着周家的其他棉商,也会听周家的定价。
如果是这样的话,纪彬眼睛闭上,看向詹明,把詹明都看毛了。
怎么了?你表情为何如此严峻?詹明总觉得纪彬的眼神不同。
纪彬开口道∶咱们定的那艘船,能不能提前走?
詹明想了想∶若是多给些钱,自然是可以提前的。
纪彬道∶加快速度,在周小公子给我们来信之前,立刻带着孙家的棉花,还有昌伊县的棉花前往无仙城。然后立刻出发。
詹明有些不解,为什么这么聪明,是纪彬知道什么了吗?
事到如今,纪彬只好透露一星半点。
我怀疑今年宿勤郡的棉花会奇高,甚至会跟去年江南的棉价差不多。
詹明皱眉∶这怎么可能,今年宿勤郡种棉的人翻了不止一倍,只可能降低。
那若是掌握棉花的人,想要提高呢,因为自家是种棉大户,又是当地望族,就带着其他人一起拔高?死都不降?纪彬缓缓道,若是他们也找我们一起拔高,那又该怎么样。
詹明还没回答,其实一起拔高,顶多是卖出去的棉花不多,但挣钱还是能挣钱的。虽然他不愿意挣这份黑心钱,却不至于让纪彬脸色这么难看吧,这其中肯定还有原因。
纪彬道∶若是我知道,朝中有人已经暗中出手,准备整治恶意抬高价格的棉商。但凡卷入抬高棉价这件事里,只怕都不会有好下场。那你说,我们要不要趁着周家的信到来之前,赶紧先走?
詹明睁大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