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 99 章(6 / 7)

小货郎 桃花白茶 5804 字 2024-01-02

要跟两个船长合作。当初约好的是年后,现在正月二十六,都要二月份了,还是没听到消息。可能他们还是想自己买船吧。

这也正常,两人确实是想买属于自己的船,而且计划了那么久,轻易不改变很正常。

纪彬并没什么失望的,再去寻寻,总能找到合适的人,詹明那边也在帮他找。现在刚开始,时间还多着呢。

就在纪彬等着王知县离任,卢火长他们消息的时候。

先一步来的,却是另一个天大的好事。

那就是春安城的出入城费取消了!真的取消了!

新来的刺史办的第一件事,那就是取消这个巧立名目的费用!

消息被春安城最新刺史派人快马加鞭传到春安城下面各地,不仅如此,就连隔壁无仙城也通知到了。

甚至派人专门到了荆高庄跟纪滦村来讲。

特别是纪滦村,找里长说这件事的时候,来人还问了纪彬在不在,知道他在村里,立刻把好消息说了出来。

纪彬面色古怪,新来的刺史倒是很有意思,竟然还专门派人过来,是不是他们家纳税真的多啊。

但赶来的纪彬还是客客气气跟报信的人说话,并留人吃茶说话,又给了辛苦钱。

报信得人客客气气回答,还跟纪彬讲∶如今的兰阿巷子已经同谭御史治理过得一样,还是个买卖物件的好去处,您家的杂货店,可以继续进货了。

哦,继续进货。这是催他去消费呢。毕竟也算个大户了。

纪彬自然知趣,笑着道∶不瞒官爷讲,刚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已经派人备车马,准备去春安城走一趟,也该买些货物。我们邑伊县的货郎们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对刺史感激不尽。

这话不假,从去年六月份开始,他们杂货店就没去春安城进过东西,全靠他跟王知县控制物价,这才没造成哄抢。

但之前也说了,仓库里的东西顶多维持到三月。

到时候纪彬的打算,自然是收紧一些,然后等着梁家大女儿搬到纪滦村,以她家的货物当后备。

现在春安城的出入城费已经取消。直接去兰巷子买自然最好。

毕意方圆百里,只有兰阿巷子是最合适的地方,虽说被之前刺史韦宏糟踢一年,可家底还在,有现在新刺史的扶持,不出两个月,就能恢复生机,只会恢复到什么水平,那就不好说了。

报信的人见纪彬极为上道,立刻应和,不过纪彬又问∶谭刺史,如今已经是御史了?

这人笑∶是了,年后升任的御史,圣人钦点,并且还在圣人身边伺候笔墨。

纪彬也笑。

谭清刺史终于不修屏风了,这是好事,虽说他知道谭刺史只是一时落寞,但如今直接升任御史,还是圣人一句话的事。

估计当初的气也消了很多。

不过这些朝廷大事离他还是远的。

纪彬要准备准备,去春安城一趟了。

不止是给杂货店进货的事,还要押送一批酒送到春安城。

之前春安城的酸果酒生意锐减,毕竟涨价了嘛,现在估计会迎来反弹。所以提前送过去是最好的,徐杰,鲁石,纪一飞他们也要开始忙了。

但去春安城,却不止这一件事。

还有上面提到的梁家二女儿二女婿。

如果没有取消出入城费的事,那为了规避这些钱,梁家二女儿会带着手艺到纪滦村开个分坊。可如今已经取消了。只怕他们不愿意再来。这倒是个麻烦事。

不仅是梁家二女儿,还有其他几个小作坊,原本也是说好年后来纪滦村开分坊。如今估计都要泡汤了。

能像以前安稳赚钱,谁又会跑到外面谋发展呢。

在他们眼里,开分坊是迫不得已的事,当初只有在纪滦村开分坊,那把货物送到盘临县,送到邑伊县,才没有多余的费用。现在多余的费用已经没了。不如按照原来的模式继续做下去?

只能说凡事有利有弊。利的当然是费用少了,大家生意都好做。弊自然是他们不愿意动了。

纪彬要过去的,就是询问这件事。

看还有没有愿意来纪滦村开分坊的人户,但估约莫是没人愿意来的。毕竟这是个陌生的地方。

引娘也道∶故土难离,很正常。

引娘隐约知道纪彬的想法,分坊的作用并非只供应邑伊县跟洪玉海所在的盘临县。更有往外面辐射的意思,比如新夫子谷明坤家中所在的宁武道。又或者日常物品匮乏的兴华府。

当然兴华府可以先缓一缓,但做好盘临县,邑伊县,宁武道的生意,已经足够很多小作坊大赚一笔了。

可如今事情有变,纪彬肯定要去看看情况。

无论兰阿巷子的人,梁家二女儿,二女婿愿不愿意过来,都要有个准信。

纪彬这里很快收拾好行李,带着柴力陈乙一起出发。甚至是个春安城来报信的人,一起去的春安城。这让报信的人十分满意。

怪不得人家生意做得大啊,新刺史不会多嘱咐一两句,人家纪彬就已经启程动身。这脑子也太灵光了。

纪彬看了看报信人,就知道他想多了。

不过也无所谓,能在新刺史面前加印象分,那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