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 100 章(6 / 7)

小货郎 桃花白茶 6089 字 2024-01-02

媳妇儿了。

纪彬没接这个话,若是老梁夫妻俩还是偏疼幼子,其实也不是一个妇人的事。说到底还是大儿子心里也有不平衡的。否则不会闹到这么难看。

而且二女儿二女婿也在做簪子首饰,肯定会跟梁家抢生意,当爹娘的无所谓,离心了的哥哥,还有刻薄的嫂子,自然不高兴。

纪彬张口反问道∶老梁,你觉得我为什么撺掇你们去纪滦村,又或者邑伊县开作坊。

老梁不知道纪彬突然转话题做什么,他以为去邑伊县开作坊的事已经过去了。毕竟出入城费都没了啊。

当初不就因为这个,所以才要去邑伊县?可纪彬见问了,自然没有废话,所以认真看向他。

纪彬给老梁倒杯茶,缓缓道∶其实兰阿巷子的生意没那么好做了,这点你早就发现了吧。产业集中到一起,好处是进货卖货方便。坏处就是容易扎堆,哪家都不好过。所以说生意没那么好做,是对的。

纪彬又道∶可若是在邑伊县里开个分坊,那东西能运到哪,你想过吗。

像春安城的货物,运到周边无仙城,盘临县,邑伊县等等。

那邑伊县离哪近呢?

老梁目光一愣∶兴华府。

是了,兴华府。纪彬笑,我去那边两次,那边的百货可太少了,东西贵,质量还差。若是能在邑伊县做,至少能买到隔壁宁武道,再供应给本地。

等到兴华府那边情况好些,兴华府可是个大宝藏,那边有天然港口,如果产量真的够多,甚至可以装船,卖到其他地方。

装船,卖到其他地方。

老梁快被纪彬画的这个饼惊讶到了。

在别人口中说这些,可能不可思议,但这是纪彬。走一步看十步的纪彬,如果是他说的话,可能是真的?再不可能的事在他嘴里,那都会成真的。

老梁迟疑道∶我听说兴华府乱得很。

纪彬笑∶不会乱太久的。

兴华府的情况已经被上面知道,若是上面真的想应付关外的正赤部落,就不能对家里的问题视而不见。

若是什么时候正赤部落跟这边打起来,兴华府也起乱子,只怕这南军国会动乱很久。趁着有功夫先收拾收拾它再说。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纪彬都写到信上送给太子那边了。所以这兴华府只是时间问题。

趁着解决兴华府的时间,他们先把自家的货物备足啊,纪彬已经迫不及待做兴华府的买卖。那么漂亮的大珍珠,那么好看的珊瑚,那么好看的贝壳。若是不给送出来,纪彬感觉自己都睡不着。

再说,兴华府可是有几个盐场的,那边的税款缴纳得如何,太子心里应该有数,若是严加约束这几个盐场,还用发愁南军国的国库吗?

里面灶户,私奴的情况更是严重。

反正纪彬的文章,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写的。相信不用说太明白,太子就能明白其中意思。

因为这些事,纪彬断言,兴华府不会乱太久。

听了纪彬的话,老梁陷入沉思,咬牙道∶我回去就劝二女儿,让她去你那边开作坊。一定要让引娘多照顾她,只要你答应这一点,那就行。

纪彬笑∶我肯定答应,放心吧。

有纪彬的保证,那比什么契约都管用。

老梁咬着牙回家,想必又是一场争吵,而且纪彬还说了,关于兴华府的猜测不能都说,只能用宁武道跟昌伊县的生意来诱惑二女儿跟二女婿。

只是邑伊县这块肥肉给了二女儿,家里又要天翻地覆。头疼,太头疼了。

也不知道纪彬以后有了孩子,他家孩子会不会争家产,他家的家产更多呢!但以纪彬跟引娘的聪明,他们生出来的孩子,一定也会很聪明吧?

老梁脑子刚闪过这句话,突然意识到竟然是自己骂自己!不想了不想了。人不能乱想。

等老梁一走,纪彬出去透透气。

也算可以,终于是把找人去邑伊县的事说出来了。

先来一家就行,纪彬一定把这家打造成模范实验作坊,让其他作坊看到好处,肯定会一窝蜂地过来。

到时候他要担心的只有是客舍够不够住。

纪彬逛着逛着,就去了平老板书房,见他在看账本,随手给了自己几张纸。往纸上一看,正是他要的另一份资料。

邑伊县新任知县的资料。

程锴,三十九岁,前略,重要的是这个几个职位,曾任正四品北域骠骑将军,军中出身。永义十五年初,调往汴京兵部任正三品右侍笔。永义十五年末,因殿前失仪,,罚闭门思过。

永义十七年末,主动请奏做官,圣人准,下放至邑伊县,任正七品县令。

纪彬看完这份简单的履历,人都有点傻。不过这份任职经历是有些意思的。

拿重要的来说,其中北域骠骑将军,这个将军并非号令干军的将军,是个好听的名头,但正四品,又说明手底是有兵的。

差不多等于名头好听,也有真本事。

然后是永义十五年,差不多就是太子被召回京城过年的后几个月,直接被召回京,做了个正三品的侍笔,好好的武将侍笔,明升暗降,怪不得会殿前失仪。

垫伏两年时间,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