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 136 章(6 / 7)

小货郎 桃花白茶 5796 字 2024-01-02

于到了兴华府。

他坐到兴华府杂货店后面厅房里,听着纪一飞绘声绘色讲这些事,人都麻了。大家夸得是不是有点太厉害了?他都不好意思了。

纪一飞说话,李栋插嘴,两人都是话多的人,就算是小事也能讲得天花乱坠,更不用说兴华府百姓确实都盼望着纪彬过来。

一时间陈乙都在跟着笑。没办法,谁让这是纪彬东家!

现在两人也都是掌柜了,除了私下还算活泼,面上都稳重得很,这会也就在纪彬面前还跟之前一样。

两人都把家室接到兴华府,算是在这安家落户,好好做工。

李栋成亲纪彬是知道的,去他杂货店不久就有了媳妇儿,纪一飞则是年后成的亲,如今夫妻间也和睦得很。

可他们见到纪彬,还是跟之前差不多,从掌柜变成小伙计了。

纪彬笑着听他们说话,其实他跟李栋年龄一样大,也就纪一飞比他小一两岁。此时却异常稳重。

说起来,纪彬手底下的员工们,基本都是年少有为。不少人都说这是纪彬的功劳,也差不多吧?

厅堂里在闲谈,纪彬了解一下现在兴华府的情况,四间铺子里的六个伙计一边招待客人,一边在往后看。

这四间铺子都是相通的,只是分门别类,放的东西不同。所以六个伙计还能交流一会。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那就是东家脾气到底怎么样啊!他们都是兴华府本地人,都见过纪彬,却没近距离接触过。

方才东家直接敲的后门,只有一个伙计开门看了一眼,其他人都没看到!

那伙计有点紧张,开口道∶脾气很好,根本不像东家。

哇,脾气很好!

大家瞬间放心,不过他们纪彬东家那么厉害,还那么心善,不用说就知道是个好脾气的人吧?他们也太幸运了,能在纪先生这里做事。当初招聘的时候还以为自己选不上呢。

等厅堂事情说完,纪彬对现在的兴华府已经有了了解。

去年永义十八年年底他从兴华府离开,那会大码头跟两条街道已经修缮好,年后的小码头跟邑伊县兴华府这条路也修好。

船运基本已经正常,新派来的官员也算不错。

兴华府本地人基本依靠种田跟打渔为生,船运买卖也就是那几家在做,打渔也好,种田也行,不说衣食丰足,反正是不缺吃喝的。

算是已经稳定。

只有外来的七个作坊,算是在做买卖,基本都跟船运人家沟通好,随时可以运输,虽然销量不算大,但他们已经尝到运输方便的好处。

原本不止有七个作坊,反正来来回回,现在就剩下七个了,大多还是在更稳定的纪滦村。

这种规律是很正常的,所有商业发达地方,都会经历过一件事,那就是人口爆炸。

这也算是一种规律,一个地方风调雨顺,百姓衣食充足,那人口就会迅速增长,增长到不适合那么多居住的时候,商业也好,工业也好,才会慢慢发展。

纪彬那个时空的古代江浙便是如此,明清时期人稠地稀,土地渔业供养不上,便会寻求其他机遇。

现在的兴华府还不至于如此,如今还是人少地多的时候。

可纪彬算了算时间,他们平定兴华府,百姓过上还算安稳的日子,是在去年九月十月。如今是次年五月底,也差不多了。

纪彬笑着问∶今年兴华府的孕妇是不是多了许多。

这么一问,倒是让两人懵了。

不过李栋想了想道∶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来买东西的人,很多女子都有身孕。

他们毕竟是杂货店,见的人多,之前纪彬没问,他们也就没想起来。这会稍微回忆一下,好像是这么回事?

等他们再问问前面兴华府本地人,纪彬说的话就被证实了。

今年兴华府怀孕的女子确实增加很多,连药铺的安胎药都涨价了。

等纪一飞跟李栋回来,连带着陈乙都震惊地看向东家。

这东家是能掐会算吗?这都能猜得到?

纪彬好笑道∶不是我猜的,而是规律如此。一般来说,生活安稳都会结婚生子,这是人的天性。

像他身边那么多人,基本都是近几年成亲的,也是因为大家生活条件好起来,就有心情想其他的事。

李栋纪一飞徐杰如此,兴华府的百姓们更是如此。陈乙若不是一直跟着他忙,估计也已经娶妻了。

所以纪彬断言,只要兴华府继续安安稳稳的,这商业迟早会发展起来。

简单来讲,你家里只有夫妻二人,那压力不大,两人都做活,种田捕鱼肯定够两个人吃的了。若是生了几个孩子,田地不够吃了,打渔不够养家糊口了,顺利成章的会寻求其他出路。

以小见大,小家庭如此,放大到整个兴华府,就是他之前说的了,只要此地稳定,商业会随着人口出生,慢慢变得越来越繁荣。

这里又不是真的贫瘠之地,既有港口,又有土地,还有盐场,简直好得不能再好。所以当初他痛心疾首,觉得谈家父子实在可恶。兴华府的灾难就是人祸。

纪彬还是那句话,兴华府潜力无限,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