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1 / 4)

宋时明月 神话王朝 3706 字 10个月前

第四百四十九章 公主的婚事

七月七,赵兴带着庞大的舰队返回杭州,当时,广州汇报他抵达消息的邸报刚刚刊行天下。< 不灭元神最新章节 >

没有人注意到,赵兴抵达杭州的时间是五月,而他只在广州停留了十余天,这期间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差距。

除了一些感觉敏锐的海商见到赵兴行程的报道,不知所谓的嘀咕了一声:“广州到杭州,只需三五天的功夫,太尉居然走了一个半月。”

但这些海商的疑惑,读书人却没有在意。在他们的感觉中,朝廷邸报刚刚刊载赵兴抵达广州的消息,他又返回杭州了,这速度已经够快的了。他们并没有在意赵兴行程上有两个月的时间空白。

七月不是自广州顺风航行到杭州的时间,大多数人把赵兴行程的延误归结为海路漫漫。而随舰的士兵对他们这两个月的行程也保持缄默,只是有心人从赵兴随船带回来的大量南洋货物,多少猜到了一点内幕。

赵兴随船带回来的还有五十万杆燧发枪,原本新枪制造出来后,旧的燧发枪已经准备停产淘汰。但军械局的鼓动惊喜的发现,旧枪居然卖的很火,赵兴一口气下了一张百万的单子,而且价格给的不低。随后,两广经略司又联手宣布开放民间火器贸易,大喜过望的军火商们立刻降低了对赵兴《后装火枪管制令》的抵触情绪,开始兴高采烈的扩大生产,而这批五十万杆燧发枪就是他们多年以来的库存。

满载燧发枪的战船吃水很深,赵兴返回杭州的时候,时间已经接近钱塘大潮的潮期了。由于卸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战船只能靠上杭州湾外围地萧山码头。等赵兴下船的时候,已经正午了,随从们拉过来几匹战马。也赶过来几辆马车,赵兴摆手拒绝了马车,拉过一匹战马骑上,轻松的挥舞着鞭子,在明媚的阳光下,兴冲冲的向家中走去。

宋代治安状况的良好是令后来的人为之发指的,即使在宋徽宗大兴花石纲,将百姓残害地苦不堪言的时候。皇帝依然青衣小帽,就带两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太监穿梭于京城汴梁的街道,寻找“人情茶馆”让人帮助他传递约会的信息。所以在宋代,无需担心刺客的危险,即使一个望县的武装力量只有十五名步弓手,行走在这样的城市也无需担心有人身伤害。 宋时明月449

当日正是七月七,这个时间刚好是夏收结束,南方大多数地方已经结束了秋播。古代中国这个时间正是“祈巧日”。祈巧日地主力军是妇女,她们烧香参拜织女,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所以,街上往来的都是身穿艳丽服装的妇女,她们结伴去织女庙中上香。这种结伴出行的日子,对于妇女来说就是节日,许多妇女手中还提着篮子,瞧她们的模样。哪里是去拜神,分明是打着这个借口,从丈夫与父亲那里祈求一天地休息,借此游玩而已。

祈巧日不是宋代的官方节日,所以地方官并不放假,但工厂放假,在这一天里,工厂主都依旧传统放女工们去求神拜佛。他们也希望自家的女工能够心灵手巧。

满街都是喜气洋洋呀的妇女,登徒子自然也不肯放过这样地节日,他们穿着轻薄的薯莨纱,摇着从日本进口的金丝折扇,满街的招摇着,引逗着妇女发出一片咯咯的笑声。赵兴就在这片咯咯的笑声中催马漫步,瞧他的样子很自得其乐。

马车上坐着一丈青与秋日,她们受到节日的渲染。撩开车帘。从车厢里探出脸来,观望满街地喜庆。不时的还评价着街上妇女的服饰,嘴里啧啧称赞不止。

宋代的祈巧日已经逐渐演化成“斗绣日”,杭州当地风俗,妇女们会在这一天穿上自己刺绣的作品,满街招摇。宋人的《碾玉观音》这曲戏中,女主角就是在祈巧日戴上自己的绣帕上街,从而被王爷看中,收入府中,成了王府御用绣娘。

这是一个祈求创造力的节日,现代七月七已经演变成“年度拐卖妇女纪念日”,在这一天,牛郎绑架了织女,胁迫她做自己地妻子,而后利用织女地纺织技巧,迅速使自己脱贫致富,摆脱了奴隶身份。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从祈求创造力的节日演化成“拐卖日”,这也许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华”地真正悲哀——异民族来了,他们进入中原靠抢劫拐卖脱贫致富,所以这个祈求创造力的节日就要符合他们的民族传统,讴歌他们的民族习惯……

生在宋代是幸福了,赵兴骑在马上左顾右盼,路边不时有妇女向他扬着绣帕,甩动着裙角,这些妇女做出如此姿态,也不是想勾引男人,而是向赵兴推荐自己的绣功。

赵兴这一批人鲜衣怒马,左右跟随着大队护卫,这些护卫都是新式火枪兵,一看这排场,就不是凡俗人,所以姑娘们竭力张扬着她们的心灵手巧,期望能被赵兴看中,雇入家中,从而拥有长期饭票。

说到“排场”,这个词正出于宋徽宗,宋徽宗私下里找李师师约会的日子,他就称为“有排场”。意思是自己不用没空上朝处理政务,这国家大事由蔡京蔡宰相做主了,他要去约会。

所以,宋代的“排场”这词跟现代意义不同。赵兴现在的“排场”宋代称“官威”。瞧仆人前呼后拥,一看就是个官。新军拿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