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既然如此,更要好好的发展现在。至于未,那是未的事,现在的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与其担心这些,还不如想着怎么处理投影里面带的内容所造成的影响。
尤其是有些朝代的晋商担心其他几家搞破坏,比如说传播谣言或者是其它方面,都有可能。
想到那样的情况,这些人表情顿时变得严肃极了。
相比之下,徽商没有将此放在心上。只是,他们心底也想着接下的日子要注意点,以免被人泼污水。
不过,排除掉这些以后,他们还是有点在意在后他们的发展史怎么样了?
不知道这些后之人不趁机说点什么?
谁知,都没有说什么。再看投影,原是新的内容已经呈现在屏幕。
【比如,《金陵琐事剩录》记载:“在南京福建铺本少,牟利三分四分。徽州铺本,取利仅一分二分三分。”】
【《国近代农业史资料》记载:“湖郡典息,向例两以上者每月一分五厘起息。一两以上者每月二分起息。一两以下每月三分起息。”也就是说湖郡典当行的利息,两以上每个月利息一分五厘起。一两以上是每个月二分开始计,一两以下就是三分。】
【可以看出明代的质库针对不同的客户,利息也就不同。从极程度上,控制了风险。】
[盛夏梅子酒:确实,就跟买东西差不多,买的东西多也就便宜,买的东西少就贵。也不知道有没有因为觉得借贷的钱多利息少就多借贷?虽然这算是阳谋,但是贪小便宜的人也挺多。]
[橘喵喵喵叫:反正是我每次看到打折的东西时就忍不住想要买,一件本就够了打9折,对方说两件打7折或者八折,真的挺让人感到动心。甚至我怀疑这贩卖方式放在古代也是可以引导很多人去消费的。]
[苏寂静:正常现象,商家们为了卖出去更多的货物,专门打折,买不买都看你自己的想法,就是到最后你发现东西好用,结果原价很贵,你后悔自己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没有购买呢?]
听着这样的话语,一些人表示自己绝对不发生类似的情况。
但也有些人想要去后看看她们所说的什么打折物品,只有那样他们才能够知道是不是真的想要购买。
如此的话语出现后,顿时让在他们边的人翻了个白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真实的目的。”
想要去后就直说,别用各理由强调。
不过,话说回,他们也想要去后看看啊!
可惜的是,根本没有什么机。为什么那些话本里面的情况不能发生在他们的上呢?!
没有人回答他们,至于那些后之人则还是继续闲聊着。
[我为陛下修长城:是的,明知道是商家的诡计,还是忍不住出购买。甚至等到反应过就买了几件,每件东西价格也就几块几块,看着不多,到最后加起就变成几上百了。]
[玥曦:这情况真的是让人心梗,可能国人的心理看到便宜的东西就想要购买。比如说本子二百五多页的,打折下卖两三块,看起跟免费的差不多,怎么可能不去购买呢?然后圆珠笔什么的打折下几支还加替换芯也就几块钱,还是很便宜的。想着现在不用日后也可以用,也买了。毕竟这些东西放在古代去卖肯定要抢疯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是的,现在就差你们把东西放在他们的面前了。
在听完价格后,很多人都睁眼睛想要去购买。特别是那些没有纸张的朝代,更是如此。
当然,也有人好奇圆珠笔是什么样的笔?不知道毛笔有什么区别呢?
这些后人不拿出说说呢?旋即,这想法被他们给打消,认为这事情应该不可能说。
只是就算如此,还是令他们感到好奇,圆珠笔到底是什么样的笔呢?
谁知,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内容却是别的。
【关于谷物借贷,在明朝也很常见。同样的,它们的利率有倍称之息,也有二分三分五分之类的存在。
比如,在《实政录》,就有描述万历年间河南的谷物借贷:“说梁宋间佃户因为缺少粮食就跟主家借贷,借贷利率达到轻则加三,重则加五的地步,而且偿还的时间还是在谷花始收的时候,当场扣取。还有说间谷物借贷,春天放贷秋天还,其有加五者,也有加倍者。”
可以说,这高利贷挺狠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