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杨廷和的转变】(1 / 2)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1574 字 12个月前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遵化铁厂的厂址,在明代一共变动三次,原因都是铁矿资源日渐枯竭。

如今位于白冶庄,也叫白冶城,即后世遵化铁厂镇附近。

白冶城,顾名思义,此地有城墙,而且还是石头城!

城不大,正方形,边长仅一里。但是,城墙高两丈、宽一丈,地基夯了九层灰土,这他娘就是一座坚固无比的城堡。

此城,专为保护铁厂而建,城内囤积钢铁、兵器和军队,百姓和工匠都只能住在城外。

城内守军头目,被王崇撸了个遍,暂时由豹房军官代管,铁厂头目也已经换了七七八八。

凌夏指着桌上的地图说:“咱们在京城太想当然了,铁路不可能修到铁厂,否则你我的孙子辈才能修成。”

王崇苦笑:“来到铁厂之后,只看那地形就知道,翻山越岭哪是那么好建的。”

凌夏在地图上一划:“从铁厂修一条铁路到白冶河,大概五六里路,钢铁装船走水路就能到蓟州。我们可再从蓟州修铁路,向西连接北京。如此,只需建造铁路百余里,里程较原计划缩短了三分之一。”

从遵化铁厂到蓟州,明代是可以直接水运的,后来因兴建水库和唐山大地震,河道才彻底给断了。

王崇点头道:“那还好。”

凌夏问道:“铁厂情况如何?”

“需要大量冶铁工匠,至少得调一万人过来。”王崇颇为头疼。

明代的铁厂,分官营和私营。

官营铁厂纯属计划经济,朱元璋规定,朝廷需要钢铁的时候,分配给各铁厂定额任务。朝廷不需要钢铁的时候,官营铁厂全部停工。

这导致没有大规模战事的年代,官营铁厂长期处于停工状态? 如此发展到弘治年间,全国官营铁厂荒废得七七八八。

别怪朱元璋小家子气,因为当时的钢铁产量太恐怖了? 全国官营铁厂年产量高达1847万斤(含生铁)。洪武二十五年开炉? 三年时间冶炼钢铁3743万斤(含生铁)? 把官府的钢铁库房都给装满了,怎么可能一直生产下去?

就拿遵化铁厂来说,北方最大的冶铁基地? 冶铁工人仅有二千五百余? 经常每年歇工好几个月。而广东的佛山镇,冶铁工人多达三万人,而且日夜不停开工? 民营企业的活力远高于官营。

更可恶的是? 遵化铁厂大量使用罪犯炒炼钢铁? 动辄毒打虐待? 炼出来的钢铁质量堪忧? 而且冶铁工人死亡率非常高。

朝廷要求严格的冶炼任务? 他们使用木炭冶炼。朝廷要求不高的时候,他们就用煤炭糊弄。还有一些权贵上下其手,让工人为自己干私活,大量冶炼熟铁偷偷私卖。

王崇说道:“一里(559.8米)铁路,耗费钢铁至少四五万斤? 以遵化铁厂历年的产量? 一年炼出的熟铁也就修七八里路。所以? 我还要一万冶铁工匠? 还要一万矿工和五千烧炭工。这里的炼铁炉不用改,炒出的熟铁用于铁路部件。再新建三十座炼钢炉,全部使用老师的坩埚炼钢法浇铸钢轨。”

凌夏惊道:“你一张口就要两三万人?且不 能不能把人数凑够,那得需要多少银子和口粮啊。”

“不如此,一条铁路就得修到猴年马月去。”王崇也是没有办法。

王崇一封书信发到北京,王渊跑去好山园见皇帝,国家机器立即就运转起来:

南直隶调3000冶铁匠,广东调3000冶铁匠,浙江调2000冶铁匠,福建调2000冶铁匠,立即坐船到天津登陆,再走蓟运河直抵蓟州,再走白冶河前往铁厂。全程水路,一两个月就能到。

江西调5000矿工,湖广调5000矿工,走长江和大运河北上,到天津之后转走蓟运河。

烧炭工各省摊派,反正火速发往遵化。

沿途地方官府,必须提供食宿,不好好招待的,会被记在皇帝的小本本上。

南洋剩下的几批粮食,不用运去京城,直接由蓟运河转运去蓟州,用来作为矿工、烧炭工、冶铁匠和铁道工的口粮。

同时,内库调拨银子三十万两,用于采买各种物资,粮食不够了也去采买。从北美淘来的金沙还有很多,从印加帝国弄来的金银,去年冬天也解入内承运库,朱厚照现在有的是钱,大明皇帝从没有如此富裕过。

这一系列命令,闹出的动静非常大,引来朝廷和地方的共同反对。

反对无效,皇帝就是要修铁路!

……

京城,杨宅。

杨廷和把儿子杨慎叫来:“慎儿,你平日也与物理学院有交往,对那火车和铁路有多少了解?”

杨慎说道:“据传,可一次运货数千斤,日行千里而不停歇。这还只是一辆火车,如果十辆火车同时出发,便是一次运货数万斤。”

初代火车,能拉两三吨货已是极限,而且速度也非常慢。

好消息是,这种火车对铁路要求不高,炒钢法炼出的优质熟铁,都能用来铺设铁轨。

即便是这种糟糕运力,也让杨廷和震惊莫名。他琢磨道:“那岂不是十辆火车开动,数万兵马半月便到千里之外。而且还不需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