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442.打招呼(1 / 2)

对这些知青,家里偶尔也会提起过,好像这些人几次三番的想入住自己家,最后都没有得逞。

“嗯,很久没有回来了,就回来看看。”人家都指名道姓打招呼了,张景桐还是回答了他。

容理光,“……”为什么区别对待?

曹国梁,“那你还真有孝心,老人看到你回来就该高兴了。”

张景桐现在急切的想看到家里的老头老太太,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你们忙吧!我该回去了。”

平时都只是一两面之缘,她还真不知道要跟他们聊些什么?

#

看着背着一大包东西渐渐走远的张景桐,戴玲有些不是滋味了,“只不过是才从城里回来一趟,就背得满满当当的,咱们背井离乡来到这的时候,行李都没有她的一半,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些啥?”

说着看着周边的知青,实在这乡下太过贫乏,有些东西有钱都买不到。

而且根据她那背包下沉的角度,都能想象到那背包有多重。

刘芳芳,“能是什么,估计都是一些能吃能用的东西。

每次张家只要有人过来,村里又该飘满了肉香了。

这段时间大家都别往咱家那边路过,要不可会把大家给馋住了。”

他们这些年得到的工分也只够半饱,至于吃肉那些,一年也就那么次把两次,而且份额都只有一点点,想想都是满脸的泪。

他们本地的村民就好了,虽然肉也不经常吃到,可至少他们养了家禽,平时还是可以沾点荤腥的。

“对了,等一下下工的时候咱们记得问一下村长,就咱们知青点,应该也有养殖的指标吧?”

刘芳芳说到这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如果自己也能养几只鸡,那是不是也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戴玲捂着鼻子,口气里满是嫌弃,“好好的新房子,咱们人都没住,你倒是想让畜牲先住进去了。

况且好不容易才从牛棚那边搬出来,不用再闻着那些屎臭味。

反正我不管,咱们住的地方可不能养动物,那跟住在牛棚那边有什么区别?”

刘芳芳呵呵,“希望你住上一段时间以后还能这么讲究。”

他们在牛棚那边都住了几年了,从一开始的食不下咽,到后来甚至还可以端着碗到牛棚那边转一圈,就能明白人的习惯是多么可怕。

就连其他男知青也开始讨论了起来,“是要去问一下村长,如果也能像村民那样养殖,咱们要不要也领两头任务猪回来?”

“这个主意还真好,这样子,咱们年底也不用眼巴巴的看着村民大口大口的吃肉。”

“我可是听说了,咱们运气不好,要是早来一年,那时候他们打到了野猪,那可是能让他们使劲的造,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咱也别扯那么远,别去想着以前,要是真的能养猪,咱们是不是也要搭个猪圈?”

戴玲脸色渐渐难看了起来,刚刚女知青提议养鸡她就觉得已经很过分了,没想到现在连猪圈都出来。

“那咱们还跟住牛圈那边有什么区别?何必辛辛苦苦的另外搭建知青点。”容理光也觉得这些老知青是在找事做,干干净净的不好吗?非得弄得跟这些泥腿子似的,东一坨鸡屎西一坨鸭屎就舒服。

“这区别可大了,”何利看傻子似的看着他们,“那牛可是集体的,可咱们要是自己能养鸡,下了蛋大家可以补补身子,等鸡不下蛋了,又可以吃肉。

至于养猪,那更是划算了,比如你养了一头大肥猪,往上面交易办的任务,剩下的猪肉就可以由自己处理,想想那香喷喷的红烧肉,还有那油滋滋的肥油,那才是收获的季节。”

说完还一脸的向往,仿佛所说的都已经实现了。

袁彬微张着嘴巴,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如果像你这么算来,那他们这里吃的猪肉可比咱们城里吃的多,可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有油水的模样。”

其他三个新知青立刻带着怀疑看着他们,真要日子过得这么好,那些下乡的知青,为什么要叫苦连篇。

“呵,”李亚珍冷笑着,“城里有工作就有收入,而这些农民辛辛苦苦养了一整年,自然不舍得自己全部造完,都只是留下几斤意思意思一下,其他的全部卖给屠宰场,这也是他们重要的收入。

你们在城里应该也有听过,鸡屁股就是他们这些农民的钱袋子,家里一般的开销都是靠着把鸡蛋兑换出去,才能支付家里的柴米油盐。”

容理光,“这也太惨了吧?”

杨兰,“这哪里就惨了?只是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至少他们这里吃点菜什么的,都比咱们城里要方便很多,至少不会限额限量。”

“可他们穷啊!你看看他们住的什么房子?每天累死累活的,饭都吃不饱。”风意不觉得这些农村人能比他们活的好。

李亚珍,“……”说的好像城里个个都能吃饱饭似的。

她虽然很想怼过去,想想这话可能会得罪很多人,干脆又忍得下。

戴玲,“就是,咱们可不能学他们那一样,把整个屋子弄得臭哄哄的。”

杨兰,“你们要是嫌臭,可以不参与进来。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