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宋离,让人放我进去(2 / 5)

体贪了多少臣怎会知道的那么清楚?”

李崇哼了一声:

“你拿朕当傻子骗呢?张朝理是你杀的,那些书信当真是你截获的?朕可还没治你擅自截杀朝廷命官的罪呢,你还不从实招来?”

宋离放下了碗,眉眼低垂:

“这里守着大理寺的牢房,臣自随陛下处置。”

李崇看着他这一阵风都能要了命的样子,处置?再关一天直接可以吃席了,没炸出来话,李崇心中不爽,不愿意看他,抬手召唤外面的人:

“给朕再盛一碗粥。”

外面的小厮忙进来,掀开了一边一个精致瓷汤碗,李崇这才发现原来粥在这里,宋离却撑着些身子起来,抬手挡了一下那小厮一下,抬手

接过了他手中的汤匙:

“我来吧。”

宋离盛了一碗白米粥放在了李崇的面前,李崇哼了一声,还是端起碗吃了,却不肯说话,他就不信了,宋离谋了这么大一个局将那十个官员关进大理寺能没有想好后续如何处置?

十官九贪,他也不用费心去查这几个官员这些年都贪了多少银子,只要张朝理一案审清楚,罪名足够抄家了,这抄出来的银子用处他都想好了。

天子不说话,低头只干饭,这古代的小汤碗一个个的造型倒是挺精美,高脚描金,精致彩绘。

但是这都改变不了它容量太小的事实,李崇两口便喝完了碗里的粥,喝完便将碗往前一推,宋离便抬手帮他续上粥。

天子整整喝了五碗才算罢休,宋离眼底染上了两分笑意:

“陛下吃饱了?”

“饱了。”

见到他如此忧心国库存银的问题,宋离也不再让他着急,挥手让小厮将饭菜撤下这才开口:

“陛下,张朝理一案牵连入狱的官员,有直廷司中身居要职的大监,也有朝中身居肥差的朝臣,臣虽说不清他们具体贪了多少,但是抄家抄出来的银子,想必也够赈灾事宜了,陛下不必为赈灾之事过于忧心。”

宋离这么多年自然是知道国库的情况的,所以从韩维进宫弹劾,他便已经算好了今日。

李崇却听出了一个隐晦的信息,宋离其实不光知道国库的银子不够,他还知道五大仓的粮不够,不然他不会说用抄家的银子去堵这一次赈灾窟窿的话,那么五大仓那场离奇又烧的特别是时候的火...

“五大仓的火是你放的。”

李崇的声音笃定,声音中半句犹疑都没有,宋离也被他的敏锐惊了一下,随即才从自己的话头中发现了破绽,倒是也没有再隐瞒:

“是,那场火确实是臣叫人放的。”

北郊灾民的情况本身就是这人借由云三娘的口告诉他的,如今又亲自抖出了五大仓的事儿L,甚至不惜借由韩维弹劾亲自入狱拉下那十位官员,最后也不过是为了解决赈灾的银子。

这么想着李崇对宋离心中多出了两分钦佩来,看来这位先帝的眼光真是不错。

不过李崇也拉不下面子说别的,只是别扭地说了一句:

“你这么能掐会算怎么就非进这次监牢?”

宋离瞧着这位天子开始怨他的模样有些失笑:

“将臣送到大理寺审问的不是陛下吗?”

怎么到了如今好像是他偏要来这大理寺受审的?李崇有些语塞:

“朕只说审问,可严令过不准用刑的。”

再说他哪知道宋离的身体是这样啊?他若是之前就知道他有先天性心脏病肯定不会直接将人下狱,大不了他亲自审嘛。

“是,多谢陛下恩典。”

李崇看他也不是太有精神的样子,便开口:

“你再歇一会儿L吧,朕去看看赵成审出什么来了。”

宋离精神确实不太好,靠坐这一会儿L便断断续续的咳嗽,他刚想起了什么来,这才拦了李崇一下:

“陛下,太后千秋节在即,礼部拟定的明细必然很快会被呈送内阁,王和保乃是光帝旧臣,在他的主持下,宫中一直以太后为尊,必然会隆重以待,咳咳...陛...”

一阵急咳打断了他的声音,他抬手抵着胸口有些喘不上气来,李崇过来给他拍了拍背:

“慢点儿L,一会儿L你用了饭后的药就睡下,朕不会让别人进来打扰的。”

宋离缓过了一口气才再次出声:

“陛下哪怕不想给为千秋街拨银子也不能直接驳了王和保的话,落下不孝的话柄给言官。”

太后千秋节的拨银他本想再下一次礼部请奏,内阁拟旨的之后以京中灾情过甚而驳回去,毕竟李崇并未亲政,无法直接下旨。

这样一来,这个官司最后王和保也只会记载他的头上,只是不想张朝理一事发酵的如此快,他还没来得及拦住礼部请银的折子便到了大理寺。

孝道在大梁被看的极为重要,李崇自是知道他没办法直接驳斥给太后过生日的折子,他本也存了让宋离直接驳了折子,让他与王和保去斗,自己坐收渔利的主意,只是听到这人现在这样嘱咐他,忽然心里的那点儿L心思就让他有些内疚。

“朕知道,你歇着吧。”

宋离却还是盯着他:

“陛下打算如何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