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他一定也喜欢朕(几年前下毒真相)(2 / 4)

和阎毅谦早就商量好的对策,从头到尾都瞒着百官,眼前的小皇帝羽翼丰满的速度让他开始害怕,不由得真的开始想起了太后上次的打算。

开仓赈灾一事连阎毅谦都没有意见,自然没有朝臣在这个节骨眼上上赶着和皇帝作对,旨意很快便传到了宫外,甚至因为有意宣扬,连茶楼饭馆都在讲此事,不过半天的时间便已经满城皆知了。

京中上下,除了米商富户恐怕没有人不高兴,这消息传到了各地的考生会馆,这些举子门纷纷开始吟诗作赋,颂赞当今圣上爱民如子,而督卫军和直廷司的名声自然也就更差了一些。

不过住在京城的外地米商此刻就慌了神儿:

“什么?朝廷这个时候开仓放粮?可是我之前打听过了,五大仓里面根本就没粮了,这朝廷放的哪里的粮啊?

”()

就是啊,若非知道五大仓中没粮,兄弟们也不能这大老远的到京城来啊?

?本作者青竹酒提醒您最全的《当审计成为皇帝后》尽在[],域名[(()

“哎呦,这么大个朝廷呢,哪还不扫出点儿粮食啊?现在计较这些已经没用了,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粮食可不能就这样压在城外啊。”

“张老您在京城人脉广,可要帮着咱们问问啊,这些粮食若是再拉回去,可真是赔不起啊。”

宋离醒来的时候就听下边的人说陛下已经回宫了:

“着人快速将朝中有粮的消息散出去,盯着那些米商的动向,还有他们接触了什么人,有异动立刻来报。”

冯吉立刻下去安排了。

此刻王和保府中的书房内,长子王申和次子王宏都在,还有一个瞧着四十多岁的嬷嬷,看姿态像是从宫里来的:

“首辅,太后娘娘也是为您着想,此事您要尽快决断啊。”

王和保脸色阴沉坐在上首一言不发,王宏犹豫了一下开口:

“爹,皇帝这是步步紧逼,您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王家上下一百多口着想啊。”

王和保没有想到他只是回老家丁忧了三个月,宫中竟然能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小皇帝如今已经摆明车架倒在了宋离那边,幼主和首辅的结局,总是要倒下一方的,而从现在的局势看,若是李崇掌权,他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他纵横官场一生,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一个阉人也想踩在他的头顶上,王和保闭上了眼睛,那嬷嬷开口:

“如今陛下尚未亲政又未大婚没有子嗣,只要陛下驾崩,太后娘娘便有权从宗室中择一子继承皇位,到时候您依旧是大梁首辅,如今年关将至,宗亲都在京城,只要设法将焰亲王支出京城,将宋离支出宫,宫内娘娘自有办法。”

半个时辰后,那个嬷嬷扮作随从出了王首辅的府邸。

京中就这样拖了三日,那些粮商四处打探消息,负责北郊难民安置的是焰亲王,王府的大门可不是谁都能撬开的,阎毅谦按着李崇的交代闭门谢客,谁也不见,这里想不到办法那些粮商便到京城中的各大衙门打探。

韩维早早就被李崇叫到宫中交代了底下的人,透露一些口风,旁的不说,就说户部确实是准备了银子用来购粮的,只是如今开仓放粮,不知陛下和内阁后续有何旨意。

模棱两可的说辞,不知道这粮朝廷还买不买,也不知道这朝廷何时买,将一众粮商的心都给吊了起来。

这京城最出名的青楼顶层,聚集了这一次入京最富有的八家米商,为首的便是济城张家粮号,平日里来这里有的是新鲜手段耍乐子的老爷们,此刻对轻纱拂面,舞姿妖娆贴过来的姑娘都提不起兴趣:

“张老,您真打听出那位大珰喜欢来这里了?”

他们今日过来可不是为了寻花问柳,而是打探出了直廷司督主身边掌事的冯公公最喜欢来这里,直廷司督主他们是做梦也够不到,但是哪怕能从他身边人打听出些朝中的动向也是好的啊。

“嗯,老夫之前就有

() 留心京城,那位新上来的冯公公最喜欢到这里耍。”

虽然言语间难掩对太监逛青楼的鄙夷,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只盼着那位爷还能来,他们已经来这里守了三天了。

宋离在府中养了两日精神好了些,这京城各路的消息也是四面八方地往他这里汇集,自是包括寻花阁那蹲守的几家粮商:

“去叫冯吉过来。”

冯吉自从上次冒犯了宋离之后,尾巴夹的紧紧的,现在听说宋离要见他,便是一脑门子汗,他进了屋子,就见宋离正靠在窗边的软塌上看书:

“奴才给督主请安。”

“最近没去寻花阁?”

听到寻花阁这三个字冯吉被打的屁股就隐隐作痛:

“督主,奴才不敢了。”

宋离撩起眼皮看他:

“不敢?哼,去吧,那里有人等着你,知道什么该说不该说吧。”

冯吉自然知道那里等着他的人是谁,能混到这个位置他的脑子可是十分活络的:

“是是,奴才醒的。”

宋离撂下了手中的书:

“每年年节前十天便开始办灯会,这灯会是明日开始吧?”

宋才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