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艾尔海森(3 / 7)

因为米多的论文多是实际实验结果数据,所以她便不需要说明文献综述了,就是叙述论文里所用到的文献和资料啦。

如此,第二部分直接是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以大赤沙海阿如村七天神像以东至喀万驿之间的土地,这篇土地虽然同样干涸,但年降水量也达到了400毫米,再加上因靠近雨林边界,气温相较于靠近赤王陵的沙漠中心地区,此地平均气温也达到了夏季25°,冬季13°。

这片土地的环境,与璃月以西,接壤与须弥的层岩巨渊矿区相近,虽然层岩巨渊的地下水囤积丰富,但地表土壤依然干旱,且石砾众多,也因此在层岩矿区生长的植物亦同样坚韧。”

米多拉下身后的幕布,上面画着放大版的黍子植物形态结构,答辩时因为会有很多学生的围观,一些人也会选择制作巨大的画布放在大厅的展示板上,以供阶梯座位上旁听的同学们能够直观的看到。

但是也不是所有学生愿意费这个事的,毕竟决定自己命运的人是那五位老师,旁听的学生是无所谓的。

但米多不一样,她是真的很想借这次机会让同学们认识到粮食的问题,所以她不介意多费一点事,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对于粮食研究的行列。

果然,米多的充分准备,令座位上旁观的学生们皆开始相互交流的窃窃私语,这里大部分都是生论派的学生,也因为学科的同源,他们对米多的讲演更能清楚的理解。

这阶梯礼堂大概能容纳千人,所以即便礼堂的学生并未坐满,但几百人的窃窃私语也足以让礼堂中一片嗡鸣杂乱了。

“安静。”

其中一位考核老师不得不起身维持秩序,过后,他示意米多继续。

“经过长时间的勘查寻找,我终于在层岩巨渊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种抗旱又耐贫瘠的作为,我观其形态,它与稻谷同属于一个家族的作物,但难得的是,这株植物不需要稻谷那般,需要充足的水分,我对此很感兴趣。

于是我将其采集带到大赤沙海实施种植规划,在人工的培育下,这株植物结出的果实种粒确实含有大量的淀粉,它拥有成为主食的潜力,我与大赤沙海的人民细心培育,最终,稳定了它的生长,这生长周期为三个月,每亩抛去麸皮后能得粮食净重二百到三百斤的作物,我将其命名为黍子。

相信,有条件的同学,已经在市场上能够少量的看见这种植物了,没错,那加工好为黄米的作物,便出自于大赤沙海。”

当米多用骄傲的语气向教令院的师生们介绍来自大赤沙海的农作物时,在座的各位也因为这忽如其来的消息感到震惊。

三个月,亩产二百至三百斤?

这是什么概念啊。

“这有什么了不起?小麦每年亩产也五六百斤呢,有些地方更是到了八百。”

“大哥,你那是苗产,人家说的是黍子粮食的净重,也就是你上个月买的加工好的黄米净重。”

苗产的意思是,小麦没脱壳直接称的重量,这和粮食净重不是一个概念。

“而且。”此时,身边的另一位同学默默的插话,他拿着手里米多的文献复刻给身边的两个争论的家伙指了指上面的研究数据轻飘飘的说

“上面的资料显示的很清楚,大赤沙的的温度日照充足,而且那黍子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也就是说,这个作物可以一年三熟。”

“那,那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刚刚还很不屑的学生干巴巴的说。

“对,确实,这个作物确实值得成为一种新型的粮食储备。”

看着礼堂中完全被挑起兴趣的同学们,米多心中松了口气。

她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了,今天的论文答辩,米多最大的目的便是借机在一众象征着须弥未来顶尖科研人才的储备队里,借机宣扬自家大赤沙海的产品。

要知道,她现在的这一通演讲可以算是变相的打广告啊,只要成功,就能改变这些学生心里关于大赤沙海曾经那荒芜野蛮的形象,并且将黍子变成大赤沙海的代表性特产,如此,有了这些顶尖科研人员的传播讯息,大赤沙海的形象一定能在整个须弥得到扭转。

接下来,就是论文最后的总结了,这没什么好说的,这篇论文内容的主要核心便是要将黍子这种植物的特性讲解清楚,这样就够了。

米多将视线转移到那五位审核的老师身上,轻声道。

“以上便是我今次的汇报内容,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点。”

五位老师并没有立即提出问题,他们相互间小声的交流了会儿意见,随即,一个带着眼睛留有胡须的中年学者看着主讲台上的少女问。

“米多同学。”

“是。”米多眼神毫不避讳的看着眼前的男子,用神态告知对方,现在的自己有多么的自信。

“你认为你对于黍子这种植物的种植,能够算是学术研究吗?